-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王引河
沱河支流,原名为小王引河,1952年治淮时改称王引河。流经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
王引河上源三条支流均发源于废黄河南堤脚附近。一条为河南省夏邑县境内的巴
清河,流域面积317平方千米,另两条为安徽省防山县境内的大沙河和利民河,流域面积分别为147平方千米和259平方千米。三条支流于彻山县固口汇流后,始称王引河。固口以下流经河南省夏邑县,在高集西进入安徽省萧县,沿皖豫边界至刘楼,进源溪县,于大秦家西入东建新沟下沱河。河长78千米,流向偏东南。
流域面积1241平方千米,北至废黄河南侧,西与沱河相邻,东与洪碱河、滩河接壤。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43.6-40.0米之间,自然坡度0.2%。~0.1%。,土壤多为黏质粉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199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49毫米,年内降水量变化较大,6T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流域农作物多为小麦、玉米、棉花、山芋,近年杨山县优质梨及苹果树栽培面积增幅较大。煤炭资源丰富,有刘桥、前岭等优质煤炭产地。流域内交通方便,310国道、311国道与101省道交叉穿过。
王引河原是唐河的上游支流,1956年唐河中上游截入北沱河后,成为北沱河的上源。1957年,疏浚固口至翟桥62.0千米河段。1958年曾在孟口向南改道于王庄附近截入沱河,1965年改经东新建沟入沱河。1975年2月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全面疏浚了干流河道。
在王引河东侧3千米芒砺山附近,有一座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迹——陈胜墓。陈胜死后葬于彻,砺即今芒斯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东经安山北,即杨北山也。山有陈胜睹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物,谥曰隐王也。”指出了陈胜葬于芒砺山的具体方位,安山即芒砺山的主峰保安山。1975年国家对陈胜墓进行维修,如今陈胜墓占地4000平方米,青石围砌,翠柏掩映,郭沫若亲笔题写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刻碑立于墓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