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原卷版)_1.docx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原卷版)_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1.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西方各国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日益增加了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新的事务的管理。某些西方学者把这种变化称为政府从“消极防卫职能”向“积极发展职能”的转变。这一转变()

A.全面提升了官员的执政素养 B.强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C.成为文官制度改革的推动力 D.利于促进政府行政效能提高

2.1829年3月,杰克逊总统上台后,认为取胜的政党应该把公职作为战利品分给该党的支持者。这一制度所依据的是任职者对执政党的“忠诚”而非能力,后逐渐暴露出其严重的危害如:腐败盛行,政党的更迭导致公职人员大量更换,破坏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了行政效率。材料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美国文官制度的弊端

C.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 D.政党分肥制一无是处

3.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营利性经济活动。l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4.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

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 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

5.19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政府官员中的党员忠诚分子越来越被技术专家所取代,国会和内阁开始大量聘用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许多专业研究人员纷纷进入政界兼职。与此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近代大学的兴办 B.联邦宪法的诞生

C.南北战争的爆发 D.文官制度的建立

6.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为政党或政治目的谋求或接受捐款及其他利益;不得成为公选公职的候选人;不得担任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的干事、顾问等;不得参与选举活动。这些规定()

A.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B.体现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消除了各党派间的矛盾 D.维护了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7.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A.经济危机期间失业问题严重 B.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 D.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8.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对于党派、政治活动等保持中立,似乎文官是超阶级超政治的,其实不然,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政治中立,只是在垄断资本集团及其政党中间这一特定范围内保持中立。材料意在说明()

A.政治中立原则的丧失 B.文官制度的阶级实质

C.政党之间斗争的激烈 D.政府权威的不断削弱

9.西方的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关于西方文官制度合理的是()

①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②1883年美国建立了文官制度

③西方的文官可任职到退休

④西方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主政期间,利用高级文官的任用权,任用了大量政见相同的“自己人”,从而得以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改革措施。由此可见,英国的文官制度()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限制了首相权力

C.强化了廉政建设 D.减少了党派政争

11.(2023·浙江卷)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12.(2024届·河北邢台一模)近代英国常任文官严格按照文化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等级,低级文官不能直接升任高级文官。英国的政务官和高级文官的绝大多数来自学费昂贵、师资雄厚和教学条件优越的贵族学校——公学或文法中学以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这体现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

A.强化职业道德 B.实行分权管理 C.贵族色彩浓厚 D.违背公平原则

13.(2024·江西二模)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文官制度改革法。该法规定:重申和强调公开竞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