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无衣》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pdfVIP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衣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文学常识,把握《无衣》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诗的语言美、结构美,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3.体会战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和伟大的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思路

一、情境设置

学习任务一:探源寻迹

学习任务二:绘境明意

学习任务三:吟韵传情

一、情境设置

各位同学,大家好。近日,我校汉韵文学社赴西安研学,参观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被秦始皇兵马俑雄浑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汉韵文学社策划编辑一本有声诗集,名为《秦声悠扬》。现向全校同学征集关于“秦”的

古诗,入选诗歌要求能够呈现秦地风貌,或能展现秦人风骨。

二、品读诗歌

学习任务一:探源寻迹

小明向文学社推荐了《无衣》这首诗,你觉得《无衣》能否入选?请结合本诗的创作背景,

说明理由。

你在选择性必修上册的教材中发现了这首诗。

《无衣》出自《诗经·秦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诗经》

有六义,风雅颂,指的是《诗经》的三类诗歌形式,赋比兴,则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其中,风即国风,是各地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篇。秦风,是十五国风之一,为秦地

民歌,共十篇,《无衣》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风强悍。《史记·秦本纪》中有

这样一段记载,据此可知,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

讧,导致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夷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

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时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

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

便在此背景下产生了。由此可见,这首诗符合入选要求。

学习任务二:绘境明意

文学社通知小明提供诗歌配图。小明想根据诗歌内容,利用AI绘图软件绘制插图。

下面是他在绘图时输入的画面描述性文字,你觉得是否需要修改?请说明原因。你

发现,“身着统一战服”这一描述不妥,应将“统一”一词去掉。

《周礼·小司徒》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军事制度,当时出征的军队,都是战前临时组建的,

由各公卿、大夫、诸侯王遵照天子要求在自己领地内,按一定的行政单位征集,应征的士卒

不仅需要自备衣服,还需准备粮食和兵器。

此外,湖北省博物馆微博有这样一条动态。这是2200多年前,秦国士卒黑夫与惊两兄弟

寄回家中的两封书信。两兄弟在信中都提到让母亲给他们寄钱、衣服或布,这也说明当时的

士卒没有统一战服,需要自己筹备。

小明听取了你的建议,修改了描述性文字,顺利完成了插图的绘制。

学习任务三:吟韵传情

根据有声诗集制作需要,小明要为《无衣》录制朗诵音频。结合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你觉得

如何朗诵才能更好地呈现《无衣》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无衣》三章均以“岂曰无衣?”起句,以豪迈的反问语气问道:“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

读此句时,语调应为升调。“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这三句降调,读出肯定

的语气,表现士卒间“共衣”之情。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展现出士卒们肝胆相照、生死相

依的英雄气概和团结互助、不惧险阻的乐观性格。“王于兴师”在三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交代了此次征兵的直接原因,用平调朗读。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士卒们一呼百诺、情绪高昂、擐甲砺兵、舞戈挥戟,

读此三句应升调,语速急促。

这三句是各章的结语,朗读时这三个词重读,语气坚决,读出士卒们同仇敌忾、共同杀敌的

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

文学社在学校超星云平台发起投票,邀请全校师生从《无衣》等诸多候选诗歌中选出30首,

编入《秦声悠扬》。有同学发现网页上公布的《无衣》这首诗章节顺序有误,请你说说为何

不能颠倒章节顺序。

你发现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重章”指

各章结构基本相同,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词;“叠唱”指在不同章节中叠用相同的诗句。在

《无衣》中变更的字词有: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同仇、偕作、偕行。

“袍,襺也。”是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朱熹在《诗集传》提道:“泽,里衣也。以其亲肤,近于垢

泽,故谓之泽。”

“裳”不是裤子,是下裙,用七幅布帛连结而成,前面三幅,后面四幅。古代一幅是二尺二

寸,七幅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米,裳用以遮蔽下体。

衣服

文档评论(0)

199****55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