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老象虫简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虫记》老象虫简介

昆虫记

——老象虫简介

一、物种概述

老象虫,学名Oryctesnasicornis,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象虫科。老象虫是一种典型的地下害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老象虫以腐朽的植物根、茎、枝为食,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二、形态特征

1.外形特征:老象虫体长3050毫米,呈椭圆形,色泽呈黑褐色。头部扁平,触角较长,呈棒状。前胸背板宽大,前足发达,善于挖掘。

2.雌雄差异:雌虫体长较雄虫长,腹部宽大;雄虫腹部较窄,尾端有明显的尾针。

三、生活习性

1.生活环境:老象虫喜温暖湿润的土壤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为适宜。

2.生活习性:老象虫为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期长达23年,成虫寿命约1年。老象虫喜在土壤中挖掘隧道,幼虫在隧道内取食腐朽植物。

3.繁殖方式:老象虫为卵生,雌虫在土壤中产卵,卵期为23周。幼虫孵化后,在土壤中生活,逐渐发育成蛹,蛹期为12个月。

四、危害特点

1.农作物受害:老象虫以腐朽的植物根、茎、枝为食,对农作物的根系、茎秆造成严重危害,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2.森林资源受害:老象虫危害森林资源,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3.环境破坏:老象虫在土壤中挖掘隧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透气性和水分保持。

五、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加强农田管理,合理施肥,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在播种或栽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的老象虫幼虫。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鸟类、蜈蚣、蜘蛛等捕食老象虫,降低其种群密度。

3.化学防治:在老象虫发生严重地区,可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喷洒农药时,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4.物理防治:利用诱捕器、灯光等物理方法,诱捕成虫,降低其种群密度。

六、总结

老象虫作为一种地下害虫,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了解老象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障我国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防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防治目标。

文档评论(0)

一二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万事有技巧,用心可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