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pdfVIP

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针对两条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即“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这一“内容

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这一“内容要求”的部分内

容。地表形态有不同的规模和特征,同时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它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受内力、外力和时

间三个因素的影响,这是认识地表形态塑造的基础。因此在落实“内容要求”中“结合实例”来“解释”之

前,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这一基本认识,再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在内力和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过程中,

也伴随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例如,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形成与内力作用联系更为密切,沉积岩的形成则更

多与外力作用相关。因此,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伴随着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基于上述分析,本节教材分

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个标题,帮助学生宏观把握地表形态的成因以及在这一

过程中伴随的岩石类型转化。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实例,认识内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实例,认识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运用图像及示意图,了解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内、外力相关知识解释典型地貌的成因”和“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

质循环过程”;“地壳运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今年暑假,王同学前往新疆塔里木盆地进行沙漠研学之旅,在这他看到了千姿百态的风蚀蘑菇、戈壁、

沙丘,研学导师告诉他新疆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如今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的

呢?

二、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1、地壳运动: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岩层受到挤压岩层被拉伸

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山脉;岩层被拉伸,形成裂谷。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变质作用发生在地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

作用力:风、流水、冰川、生物等。

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

分解和生物分解等。

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其中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是风化作用的两种基本类

型。

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

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波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

风力侵蚀:常见于干旱地区,形成雅丹地貌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等

3、搬运作用: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流水堆积地貌:常见于降水丰沛的热带、温带地区,形成平原、三角洲等。

海浪堆积地貌:形成沙洲

风力堆积地貌:常见于风力作用强劲的干旱地区,形成沙丘等。

冰川堆积地貌: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冰碛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海浪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堆积物具有分选性,颗粒均匀;冰川堆积地貌无分选性,

堆积物大小混杂。

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明白了在地表形态塑造中,

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

随堂练习:

课件后附带的习题,提问同学,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151****5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