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管理创新 .pdfVIP

高职院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管理创新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高职院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管理

创新

作者:石芬芳卢洪胜尹喆

来源:《职教论坛》2015年第09期

摘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的光谱地带位置点,即是呈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

育间显著差异的关键。为探索新型职业环境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匹配的

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

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通专融合

的课程理念,倡导开发通专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协同教学模式和全程导师制,

建立健全开放性的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依托项目、学分奖励进一步推进校企间深度的产教融

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通专融合;通专结合;协同教学;导师制

作者简介:石芬芳(1970-),女,湖北红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院教授,研

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卢洪胜(1965-),男,湖北仙桃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

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药剂工程、机械制造;尹喆(1977-),女,湖北

武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职业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22-04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职业与岗位的半衰期日渐缩短,单一职业

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劳动者获得可迁移的岗位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应

对新型职业环境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改革既要加强产教融合人才

培养理念的创新[1],也要通过课程和教学实践,将通用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武

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创造性建立了“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创建

了与之相匹配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

一、研究基础

(一)理论基础

通专结合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质价值尊重及对职业教育活动规范的回归。在高

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实施“通专结合”就是通过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处理,寻求二者的均

衡点与结合点[2],共同完成对高职学生的“做人”与“做事”的指标和内容[3]。与学术教育不同的

龙源期刊网

是,职业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是工作体系[4],大量职业教育通识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联,因

此,在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将通用能力训练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才能实

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深

切体会通用能力与未来职业的联系,同时淡化学生对通识课程学习的负面情绪,有效提高学习

兴趣和效率。

(二)实践基础——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2007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性专

业建设期间,该专业根据行业背景和企业需求建立了“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

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双元耦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当时顺应了生物制药产业订

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如微生物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拓宽,相应的人才培养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对接生物制药产业技

术多领域需求,该专业从2012年开始推行“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

课程实施方案。

二、问题提出

“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双元耦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较为宽泛的适

应面,且在目标层面更全面地涵盖了该专业领域通用知识、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力的内容要

求,但在实施与操作层面很难找准通识与专业课程的均衡点与结合点。

(一)课程结构设计不科学,教学计划中存在“通”“专”分离

现行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基本延续了示范性建设期间以学习领域课程为

重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四大

板块。方案本身在目标层面充分体现通专结合的理念思想,按要求培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

所需的通识知识与通用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拓展能力,但四大课程板块在教学

计划的设计中拼盘叠加,存在“通”“专”阶段性

文档评论(0)

158****74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