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三语文咏物言志诗鉴赏训练
咏物言志诗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表述题]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
种手法的好处。
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
哪里是想象之词?
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
始道高。
[表述题]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的
_______________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________。
2.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
力,第二句的_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3.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后者指_
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洞中蝙蝠自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罗网。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表述题]
1.试解释“远害全身诚得计”一句中“远害全身”的意思。
2.表明洞中蝙蝠“远害全身”最生动的两个词语是_____、
____。
3.“—生幽暗又如何?”这个反问句表明作者对洞中蝙蝠怎样的
态度?
四.阅读下面一首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画鹰杜甫
素练风霜起①,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②,侧目似愁胡③。
绦镟光可摘④,轩栅势堪呼⑤。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s6ng):挺立。③胡:这里指猢狲。
—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
胡。”④绦:丝绳。镟:铜环。⑤轩楹:堂前廊柱。
[表述题]
1.此诗写的是画中的鹰,而非活的鹰,因而描写时处处扣着“画”
的特点,即画中之物静止不动、寓静于动的特点,试从二、三联中找
出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
2.“毛血洒平芜”是想象之词,还是实写之景?为什么?
3.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格气质?
五.阅读下面一首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双调·拨不断·大鱼王和卿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
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注:神鳌:传说中海上的神物人鳖。《列
子·汤问》说,大帝曾命令十五只巨人的神鳖,用头顶起五座大山。蓬
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太公怎钓: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姜太公即吕
尚,辅助周文千建立周朝。相传他在遇到文王、受到重用之前,曾垂
钓于渭水,川的是直钩,意谓”愿者上钩”。
[表述题]
1.“胜神鳌,夯风涛”中的“夯”字的本义是指使用打地基的工
具砸地的动作,请指出在诗中“夯”字的意思和作用。
2.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指出这首诗一共用
了几处衬托并说明衬托物是什么。
3.试分析结尾一句“太公怎钓”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面两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
丽女郎的。
[表述题]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
_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__
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
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七.阅读下面两首咏物诗,完成以下题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