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动静结合
【学习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系统地掌握动静结合的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一、课前导入
《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多种手法来写景,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描写的
是近处的静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写的是远处的动景。这几句诗采用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幽静淳朴的田园风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之情。
动静结合就是在写景时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根
据动静结合的方式和艺术效果,把这种手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动景和静景皆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没有侧重。如《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
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景,写出了天空的空阔、辽远,原野的碧绿、无垠。“风吹草
低见牛羊”是动景。诗人由静而动,变单调为多彩,使得草原的勃勃生机呼之欲出。
2.以动衬静,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幽深。
动景是陪衬,静景是重点,是基调。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本诗主要写春山夜晚之静。但“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景,
诗人以动衬静,收到了精妙的艺术效果。
3.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群山万壑赴荆门”,一个“赴”字将静止的写成了动态的,
突出了景物特点和诗人的心境。
4.化动为静,化有声为无声。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将流动的水
比作挂在山间的巨大白练,突出了瀑布的色泽和气势特点,生动形象。
二、典题例析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参考译文】
你闲居在家时不用出门,睁开眼就能望见云雾缭绕的山峰。落日西垂,鸟儿在晩霞中飞
去;人们离开之后,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间
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好客的主人啊,我会经常乘着月色登门造访;照应门户的
僮仆,也不要总把院门闩上。
【题目】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
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哪些”表明表现手法不止一种。颔联“落日鸟边下,
秋原人外闲”为景物描写,可以从景物描写的手法与情景关系上考虑:“落”“下”分别形容
“日”“鸟”,为动态描写;“秋原人外闲”意指秋野空阔,是静景。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
手法。同时,诗人寓情于景,以这种闲适的景物来表现自己闲适的心境。
【答题方法】
先答出本诗运用了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动静相衬)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
析(哪是动静,哪是静景),最后分析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江城子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②。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③,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
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④。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⑤歌笑处,垂柳
下,矮槐前。
【注】①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
即将离官别任。②马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均为山名。③高台:超然台,旧称北台。④联拳:(鸥
鹭)群聚的样子。⑤使君:此作者自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前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
伏,耸入云间。
B.本词下片“小溪”三句描写了这样的场景:溪畔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离,
犹如点点轻烟。
C.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
度光阴的懊恼。
D.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
沧桑的喟叹感慨。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最后“莫使”三句是虚拟之景,借写超然台昼夜美景和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