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dfVIP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一课是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单元“从中

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2课内容。基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我国早期原始文明和早期国家--夏商周的历史已经有了基

本认识。

本课内容共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及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4目内容,概括地梳理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与思想发生变动

的基本情况,其中着重突出了对“变法运动”必然性的理解。正文内容淡化了“战争”、“阶

级斗争”等内容,强化了“华夏认同”、“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这也很好的与新时

代背景下“构建新型民族关系”、“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与“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传统文化

自信”相契合。

整体上,文本体现了图文并茂的特点,如地图信息完整突出;图片信息指向明确,用意

鲜明;图表信息简单明了、清楚易懂。正文的表述语言流畅、文字简约,理解难度不大。但

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大变革”特征,涉及的学科术语较多,显得知识点比较零散,对课堂教

学主线的选择、立意的确定、情境的拟定都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课的

授课内容为第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新生。刚刚开始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他们依然保留了初

中阶段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某些习惯、方式。对历史的理解,仅仅是对历史故事的记忆,

觉得记住了某个时期或者朝代的某些人物(正史有名或者野史出名)及其“奇闻异事”,就

代表对历史的足够了解。学科思维的调整、认识层次的提升、核心素养的渗透成为了一件重

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当然,对于高一学生,最好能够有一种基于实力的魅力,

能够从接触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始就激励他们应该具备新的姿态与面貌。当然,高一新生,新

就新在“知识的不够全面”、“能力的不够强大”、“思维的不够灵活”,基于此,他们学

科素养的达成一定需要能走,且走得通的指引、桥梁或者托举。基本上可以从材料的化繁为

简、设问的难度降低、课堂的敏锐感知入手,带领、引导学生一起向前走,而不是看着我们

在前面走。

三、教学目标

1.解读地图材料,能说明西周与东周、春秋与战国的时空含义(时空观念);

2.阅读文献史料,能表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产生的重大变动(史料实

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基于历史逻辑,能够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四、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理解变法运动

产生的必然性。

六、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幻灯片呈现:欧冶子铸剑图和问题“同学们,你知

道他吗?”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刚刚老师在幻灯片上呈现了一张图片,同学们看到后进行了交流,我想知道

大家交流的结果如何。有请这位同学。

生:这幅图是欧冶子铸剑图。

师:那你能告诉我们这和“龙泉”有什么关系吗?

生:龙泉,古称“龙渊”,唐朝时为了避唐高祖“李渊”

的讳,遂改为了“龙泉”。这个名称也便沿用至今。

(设计意图:选用欧冶子铸剑图,是基于对“龙泉”城市地名演变信息的搜集,发现

“龙泉”源自欧冶子所铸的“龙渊”宝剑。利用这个信息点,是为了带领学生回溯城市发

展的历史跨度,更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感。。)

教师衔接: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他道出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悠远的历史跨度和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和“剑瓷之都”的美誉相符合。今天,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也尊

崇“来而不往,非礼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它和剑相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堂展开】

幻灯片呈现:

昔赵文王喜剑

文档评论(0)

130****8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