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数学第二轮数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函数又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所以数列这一部分内容容易命制多个知识
点交融的题目,它能很好体现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函数思想、方程思想两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是
高考的热点,其综合题型也常在高考压轴题中出现。所数列是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模
块。
本专题的高考考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有容易题,中等题,也有难题。求数列的
通项公式是最为常见的题目,特别是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一类型。关于递推公
式,在《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要求是:“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
数列的前几项”。但实际上,从近两年各地高考试题来看,是加大了对“递推公式”的考查,高于考纲
中的“了解”要求。此外数列中“已知S求a”,也一直是高考的常考题型,要切实。此外选择题、
nn
填空题多以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为主,属于中等以下的难度;解答题则是数列与函数、方
程、不等式、程序框图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型,以及数列应用题等等,难度要求较大,所以在第二
轮的复习中要重点突破。
本专题的复习重点、难点是:如何解数列的解答题;通过知识的归类总结,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
课时为2节课。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数列是高中数学知识中规律性最强的部份,学生喜欢、也能够从特殊的数字中找
到规律,并且归纳推理出一些结论。学生在高三前期复习中已经基本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
点,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中等难度以下的数列的基本题型,能应用方程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
数列问题。
2、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数列的基本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运用通
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求解时,“知三得四”的灵活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数列问
题的意识不浓,能力也还有待提高。
3、心理基础:由于数列是一种较特殊的函数,大部分文科学生在函数部分的学习比较薄弱,有畏
惧心理,存在学习本专题的心理障碍。所以在教学上宜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难到易,逐步帮助学
生走出障碍,学好本专题。
设计理念: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
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但并不代表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它是一种波浪式的前
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每个人的知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也都本着让学
生在知识、技能、思维和情感上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目标。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几种有关数列的类型
难度从低到高,每一类型相应的例题和练习的难度也由低到高,努力为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
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活动创造机会、空间和平台。而练习例题的设计,也采取学生先练习,教师再讲
例题(例题也由学生先思考,并动手做,老师再讲),然后学生再练的方式迂回进行。体现学生的动手
做、动脑思为主,教师的适当诱导为辅的诱思教学探究论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媒体的设计上,本节课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主要用于投影例题和练习,并使用
实物投影仪辅助教学,主要是适时投影学生的答案,利于评讲、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列的基本题型。
2.能运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决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框图等知识的综合题型,以及数列
应用题。
3.能将复杂数列的问题转化为基本的等差、等比数列的问题。
4.能领会数列规律性、对称性的美,并从实践中体会成功解决数学题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课件投影)基础练习,温故知新:
1.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a=3,前三项和为21,则a+a+a=()
1345
A.33B.72C.84D.189
1
2.记等差数列{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