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八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名著答案
判断题
1.【解答】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根据阅读积累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2)三大纪律如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钱;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3)应该是:埃德加?斯诺通过与宋庆龄的交往,改变了对中国的认识,逐渐了解了在中国西北活跃着为世人称道的红军,有了去陕北苏区采访的想法。
答案:
(1)√(2)√(3)×
二、选择题
2.【解答】由“冒险、探索”“艰难困苦”“令人诧异的革命乐观情绪”“在大自然面前绝不承认失败”可知斯诺所指的事件为红军长征。红军长征途中,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通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地,最终胜利会师结束长征。长征历史体现了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精神。
故选:B。
3.C.有误,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
故选:C。
4.【解答】A.有误,红军主力军撤出的是江西,而非贵州;
B.有误,北上的红军首先经过的是彝族的聚居地,而非苗族;
C.有误,毛泽东率领的队伍选择了继续向西北前进,而非东北;
D.正确。
故选:D。
5.【解答】ABD.正确。
C.有误。“人生五十岁始”的是徐特立。
故选:C。
6.(1)埃德加?斯诺(斯诺)西行漫记
(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7.【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这段文字是斯诺在延安遇到周恩来时,周恩来用英语对斯诺说的话,原文内容是“我叫周恩来,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没有关系。任何一个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所以“他”是周恩来。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斯诺在来到延安之前,国民党的宣传给了斯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斯诺以为红军是神秘而难以沟通的,红区是危险的。阅读文段可知,原来“我”一直认为来苏区采访会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周恩来的话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他对“我”的到来非常欢迎,而且始予了很多采访、报道的自由,这让“我”没有想到,也不敢相信所以会产生“一点惊奇和怀疑”。
答案:(1)周恩来
(2)因为当时国共两党之间局势紧张,斯诺在此前从未正面接触过共产党。国民党的宣传给了斯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红军是神秘而难以沟通的,红区是危险的。但是,当斯诺以记者的身份来到红区,他获得了红军的欢迎和可以自由活动的诚意,这是他之前从未想到过的,因而会感到惊奇和怀疑。
8.【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毛泽东在长沙成功组织“秋收起义”后,遭遇逮捕,险被枪杀,后死里逃生,安全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去。从选文中“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可以确定“我”就是毛泽东,起义为“秋收起义”。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只要是毛泽东的两件事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担任《湘江评论》主笔;在长沙帮助创办了文化书社;领导了一次学生总罢课,反对张敬尧。
答案:
(1)毛泽东秋收起义
(2)①与父亲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⑤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
9.【解答】答案:
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
示例二: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
示例三: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
示例四:几个少先队员执勤,拦住了彭德怀,坚决遵守没有路条不放行的原则,直到彭德怀打了路条才放行。这样有原则的孩子不正是中国的希望吗?
10.【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与情节。用一柄刀建立一个苏区体现了贺龙有勇有谋,希望别人提意见体现了他的虚心求教。一个冬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