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怀疑与学问》基础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一项
1.对文章开头两段的特点概括得最完整、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引用了名言
B.提出了中心论点
C.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D.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2.第四段中,“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中“这”指代的是()
A.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
C.对传说提出问题
D.不轻信传说
3.“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句中的“是”和“非”是指()
A.正确不正确
B.事实非事实
C.没有所指,只是说明有一番事前思索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并回答问题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
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
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
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
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
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
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完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
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
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
步了。
1.①句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它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________和________。
2.这段话中11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请用“/”在下面标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3.②③④⑤句同①句有什么关系?⑥⑦⑧句同①句有什么关系?
4.⑨句中“要这样……”句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
5.举例说明本段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一、1.D2.B3.B
二、1.承上启下(略)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3.②③④⑤与①句是总分关系,层层深入论证“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⑥⑦⑧句同①句是总分关系,⑥句叙,⑦⑧句举例,叙例结合。
4.“这样”指代的是前面的“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步骤,缺一不可。
5.(略)
《怀疑与学问》提高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民富方能国富,身富方能心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富了各省,从而富了中国,富了老百姓,从而富了国
家;人富了,获得一种成就感,身价提升;倘是“为富不仁”,违反社会“游戏规则”所
致富,“偷来的锣敲不得”,那心里的成就感就不稳定,身份也可疑;但即使是在宪法和
法律的范围内操练,身富了,有时心里却还难免空落落的,因为当面人家可能都奉承着你,
背地却把他的身富而心空当作笑话在茶余饭后一侃,风吹回来钻进你的耳朵眼儿,终究还
是不好受。
身穷心富的例子,自古有之。孔夫子就赞扬过他的爱徒颜回,在“一箪食,一瓢饮”
的条件下保持着精神富有的快乐。作为单个人的一种价值取向,这本是无所谓的事。在经
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有那亿万富翁们过着一种物质上最朴素的生活。但问题是这不能成为
一条道德标准,尤其不能成为一条全社会必须遵从的道德规范。就全社会而言,我们还是
应当把身富心亦富视为一种最正常的生存状态。
对于社会上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可能“皆成尧舜”的,“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是古训(《史
记·管仲列传》里说的);“人穷志短”这句话也不是污蔑劳动人民的“谰言”。除非你
在当中非加上个“必”字。对于社会上大多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