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pdfVIP

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一、问题陈述

大气偏振信息是大气电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气象、环境、航空、军事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是获取大气偏振信息

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国内外已有多种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但存在

仪器复杂、检测效率低、数据分析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基于目前技术水平和实际需

求,有必要开展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种高效、稳定、可靠的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光学系统、控制系统、

信号采集系统等。

2.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处理、图形显示的软件系统,实现对大气偏振信息的快

速准确采集和可视化。

3.针对大气偏振信息的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不同的探测方案和数据处理算法,实

现对大气偏振信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1.推动大气电学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大气偏振信息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国家

军事、科技等领域提供科技支撑。

2.促进光电探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本项目的研究将涉及到光学、控制、

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涵盖光学设计、电路设计、算法设计等方面,对于提升

相关技术领域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大气偏振信息检测效率和数据质量。本项目研究成果将能够提高大气偏振

信息检测的效率和精度,为大气偏振信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设计光学系统。本项目将设计一种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光学系统,包括光路

设计、光学元件选择、抗干扰电路等。

2.设计机械控制系统。在光学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的机械

控制系统,包括架构设计、电机选型、电机驱动电路等。

3.硬件搭建。根据光学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设计结果搭建实际的硬件系统,包括

硬件联调、系统测试,对有关硬件问题进行修补和完善。

4.软件开发。在硬件系统搭建完成后,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

化软件系统,包括控制软件、采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5.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根据不同的大气偏振信息应用场景,设计相应的数据处

理和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特征提取、预测建模、图像处理等。

6.实验验证。在系统开发和调试完成后,进行实验验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和评估,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

1.设计出一种稳定、高效、可靠的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

2.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软件系统,满足对大气偏振信息的准

确和高效采集和分析需求。

3.探索出一种基于大气偏振信息的新型应用,为大气电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向。

五、进度安排

1.第1-2个月:完成对二维扫描式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的文献综述和前期准备

工作。

2.第3-6个月:完成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始硬件系统的搭

建。

3.第7-9个月: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并进行初步测试。

4.第10-11个月: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计数据处理和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5.第12个月:总结和撰写毕业论文。

六、参考文献

1.刘荣华,薛金成.大气偏振研究进展[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1):83-91.

2.王少龙,赵健,周铭.基于偏振感知技术的大气探测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

2018,39(1):25-32.

3.邓卫,陈可伟,王光耘.基于偏振分辨光学探测技术的大气电场研究进展[J].中

国科技论文,2015,10(35):472-479.

4.蔡伟,刘胜利,王子席.大气偏振探测研究进展及展望[J].物理学报,2014,

63(17):179-194.

5.钟晋宇,周大地,吕建春.光学偏振技术在大气电学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

2012,32(3):383-393.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