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信息文本阅读) 探究文本问题 (教师版)-2024-2025学年新高考地区通用高考语文题型练习.pdf

4(信息文本阅读) 探究文本问题 (教师版)-2024-2025学年新高考地区通用高考语文题型练习.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型一信息文本阅读

考点4探究文本问题

考点突破:探究文本问题、提出看法见解题型探究

命题突破:①探究文本中的问题;②运用文中观点解读新材料

考点突破

“探究文本问题、提出看法见解题型”探究

“文中的XX对你有哪些启示?”“请你结合本文谈谈理解”等。

启示类

这类试题需要对文本观点进行迁移,要能将文本信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有人认为XX,也有人认为XX,请你进行探究”“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等。

辨析类

这类试题需要辨析判断文中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X,但作用不尽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等。

对比类

这类试题需要正确把握观点、理解信息,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解题思路: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如要求“结合材料”,就要侧重寻找文中依据;如要求“针对社

会现象”,就要侧重探究现实意义;如要求“联系生活经历”,就要充分立足学生身份等。其次,准确

表达观点,观点要鲜明确切,“启示类”要结合文本和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辨析类”则要明确立场态

度,不能似是而非。最后,恰当使用论据,要正确理解文意、充分利用原文、合理联系现实。

考点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学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必须化成思想。

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

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理表达出来。

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中间须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

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术与自然的

关系和分别。艺术原义为“人为”,自然是不假人为的,说艺术是“人为的”就无异于说它是“创造的”。

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

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换句话说,自然须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变成艺术。

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

才算得到表现。人人都知道文学不能没有真正的情感,不过如果只有真正的情感,还是无济于事。浑身都

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

雕刻家的任务是把一块顽石雕成一个石像,这就是说,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

文学家对于情感也是如此。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

中经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炼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

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这一番话是就作者自己的情感说。从情感须经过观照与思索的角度而言,通常所谓“主观的”就必须

化为“客观的”,我必须跳开小我的圈套,站在客观的地位,来观照我自己,检讨我自己,把我自己的情

感思想和行动姿态当作一幅画或是一幕戏来点染烘托。古人有“痛定思痛”的说法,不只是“痛”,写自

己的一切的切身经验都必须从追忆着手,这就是说,都必须把过去的我当作另一个人去看。我们需要客观

的冷静的态度。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就应该明白在文艺上通常所说的“主观的”与“客观的”分别是粗

浅的,一切文学创作都必须是“客观的”,连写“主观的经验”也是如此。

但是一个文学家不应只在写自传,独角演不成戏,虽然写自传,他也要写到旁人,也要表现旁人的内

心生活和外表行动。许多大文学家向来不轻易暴露自己,而专写自身以外的人物,莎士比亚便是著例。形

形色色的人物的心理变化在他们手中都可以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他们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

会设身处地去想象,钻进所写人物的心窍,和他们同样想,同样感,过同样的内心生活。写哈姆雷特,作

者自己在想象中就变成哈姆雷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