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抵制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空间
——中小学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抵制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空间
近年来,一些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恶意攻击谩骂、宣泄极端情绪,误导社会公众、侵害他人声誉、损害他人身心,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法律“红线”不可触碰,任何恶意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对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录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
一、生活中的网暴案例
二、网络暴力我了解
抵制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空间
四、如何抵制网络暴力
PARTONE
生活中的网暴案例
生活中的网暴案例
案例一:
2024年11月6日,WTT法兰克福冠军赛男单第二轮比赛,国乒运动员、头号种子王楚钦0比3不敌瑞典选手卡尔伯格,无缘八强。巴黎奥运会后,王楚钦37天内输掉4场外战。“爆冷”“无能”“谩骂”等负面舆论铺天盖地。赛场上,拼尽全力,赛场下,“按键伤人”者因网络匿名肆意释放恶意。
生活中的网暴案例
案例二:
近日,“姜萍事件”真相大白。根据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与涟水中专发布的通报,姜萍的指导老师王润秋在预选赛中违规对其“提供帮助”。姜萍再次被裹进舆论漩涡。有人谩骂,说她品行不端,玷污了数学的神圣;有人讽刺,说她浪得虚名,还妄想站在科学顶端;更有人搬着凳子坐等吃瓜,想看看事态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姜萍正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指责与数落。
生活中的网暴案例
案例三:
2023年2月24日,湖南桑植县第一中学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上,高三学生符文迪热血演讲的视频迅速传遍全网。在现场反响热烈、同学备受鼓舞、班主任感觉热血澎湃的同时,网络上却涌出大量讽刺挖苦的评论,有人用难听的话嘲笑她的表情、吐槽她的长相,不少人上升至对符文迪精神、人格层面的攻击。
PARTTWO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我了解
所谓“网络暴力”,简称网暴,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论、文字、图片、视频会针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
2024年8月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专门性立法。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主要有三种类型:
1.网络诽谤行为。是指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2.网络侮辱行为。是指在信息网络上采取肆意谩骂、恶意诋毁、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是指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的特征:
1、传播活动自发形成。
2、信息结构的开放性。
3、恶劣影响的虚拟促成。
4、传播效果容易失控。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1.恶意诬陷和造谣:编造、传播或散布虚假信息,对他人的名誉、形象进行诬陷和抹黑。
2.辱骂和人身攻击:使用侮辱性、攻击性言辞,对他人的人格和尊严进行贬损和诋毁。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3.恶意骚扰:通过频繁发送攻击性、骚扰性信息,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4.人肉搜索: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或搜集个人信息,进行曝光和散播,导致他人隐私受到侵害。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5.利用网络平台煽动仇恨:通过发布煽动性、极端言论,引导和鼓动他人群体性攻击某个人或组织。
6.网络追踪和跟踪:通过技术手段监视、跟踪他人的网络活动,达到骚扰和恐吓的目的。
网络暴力我了解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7.组织网络水军:一些别有用心的“水军”刻意煽动舆论,达到谋取利益的目的。
8.性别歧视和性骚扰:对某性别进行歧视、侮辱、性别歧视言论或骚扰他人,使他们感到沮丧、尴尬和无助。
PARTTHREE
网络暴力的危害
网络暴力的危害
1.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真假原本就难以辨识,而在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冲击下,原本难以辨识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变得更加难以区分。
2.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权益。
网络暴力中,参与者非理性的群体攻击侵犯了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并直接侵扰了当事人的现实生活。
网络暴力的危害
3.网络暴力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
除了直接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外,网络暴力行为的频繁发生,会影响网民的价值观,使原本符合社会伦理、符合道德意识的价值观在网络暴力的冲击下会被扭曲。
4.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学习反思 主题班会课件.ppt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课件.pptx
- 《好好学习 我的责任》主题班会.pptx
- (人教2024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5 单词讲解课件.pptx
- 2025届高三中期学法指导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物理 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复习课件.pptx
- 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 词汇教案撰写指导 课件.pptx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单词表.docx
- (统编版2024)语文七上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学生版+解析版)120分值.docx
- (统编版2024)语文七上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学生版+解析版)120分值.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