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0.No.2海河水利·27·
积极探索新时期海委科技创新模式为流域水利工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韩瑞光,赵春芬
(海河水利委员会科技外事处,天津300170)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水利科技也随之迅速发展。尤其是1980年以后,随着海委的正式成立,海河流域的水利科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支撑了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
1主要成绩
1.1从海委成立到“九五”初期
1980年,海委成立,加强了对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与调度管理,逐步建立起按流域进行治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使整个流域的水利管理工作进入新阶段。1995年,国家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基本国策,为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水利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水文及水资源方面,进行了海河流域水利化区划的研究、水资源综合评价和合理利用的研究、海河水资源利用的研究以及京津唐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问题的研究等。水文测报技术不断发展:于桥水库于1984年建成的可采集雨量、水位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较人工测报超前了4~6h。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海河流域闸坝技术越来越先进。1980年河北省修建的砌石薄拱坝厚高比仅为0.09,且一直运行正常;自动升卧闸门是在升卧式闸门的基础上设计成功的;双浮箱闸门是在我国缺乏引进技术的条件下设计成功的,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在水土保持方面,海河流域建国初期主要采取单一治理、局部治理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承德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所对山区水土流失规律与治理措施开展了研究,完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的总结,承担了“山区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科研项
收稿日期:2010-02-10
作者简介:韩瑞光(1970-),男,处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水利科技管理工作。
目,获得大量研究成果,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盐碱地治理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通过试验研究成功采用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和利用糠醛渣改良岗瓦碱地的方法,不仅使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而且还使寸草不生的天津滨海地区变成经济腾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暗管排水技术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暗管排水机械化施工技术方面的空白,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如,由天津水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低压薄壁塑料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省水、省时、省地、省电,迅速推广应用;由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农田灌溉升降式出水口由于使用方便、性能好、造价低,在农田灌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喷灌、渠道衬砌等技术在这一阶段发展很快。
1.2从“九五”至今
“九五”以来,海河流域严重缺水,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都是历史罕见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用工程措施解决一切问题的思路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水利部提出要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21世纪以来,水利部又提出生态水利和民生水利理念。按照水利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这一时期,海河流域科技的发展为流域水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水文与水资源方面,相继开展了区域性水资源合理开发配置和监控系统建设前期工作关键技术、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项研究工作。结合引滦入津、引黄济津等大型调水工程,在水资源合理调度、水质保护
·28·韩瑞光,赵春芬:积极探索新时期海委科技创新模式为流域水利工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2010年4月
的控制软件系统以及相应的渠道防渗、防冻和渗漏检测等高新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和安全检测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已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自动化技术及先进的物探、化探等高新技术,使水利工程的建设逐渐走向现代化。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对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到20世纪末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万km2,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36%。水生态研究方面成效显著,开展了平原河道生态保护与修复模式研究、北方水库蓝藻爆发阈值研究等。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作中的应用方面,基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