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传热手册.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明传热手册

一、主题/概述

传热学是研究热能如何在物质中传递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它主要关注三种基本的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通过这些方式,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在工程应用中,传热问题通常与能源效率、温度控制、设备设计等息息相关。该手册简要概述了传热的基本理论、常见应用以及工程实践中的解决方案。

二、主要内容

1.传热的基本方式

传热是指热能通过不同介质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传热方式:

?导热:热能在物质内部的传递,通常发生在固体中,通过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和碰撞实现能量的传递。

?对流:当流体(如空气、水等)因温差引起的密度变化而发生运动时,热量被带走。常见于液体或气体中。

?辐射:热能通过电磁波以光速传播,不需要介质即可在真空中传递。例如,太阳辐射到地球。

2.传热的数学描述

传热通常使用一系列数学模型来描述。最常见的方程是傅里叶定律(用于导热)、牛顿冷却定律(用于对流)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用于辐射)。

?傅里叶定律:表达了热量如何在导热介质中传播,通常形式为Q=kA(dT/dx),其中Q为热流密度,k为热导率,A为横截面积,dT/dx为温度梯度。

?牛顿冷却定律:描述了对流传热过程,公式为Q=hA(T_sT_∞),其中h为对流热传递系数,T_s为物体表面温度,T_∞为流体远离物体表面的温度。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用于辐射传热的数学模型,表示为Q=εσA(T^4T_s^4),其中ε为物体的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为表面积,T和T_s分别为物体和周围环境的绝对温度。

3.传热的工程应用

?热交换器:在化工、空调、能源等领域,热交换器用于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通常通过对流和导热的组合方式进行能量交换。

?电子设备冷却:随着电子设备功率密度的提高,散热设计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提高散热器的导热性能和对流散热效果,减少电子器件的过热风险。

?建筑节能:建筑物的热性能直接影响能源消耗,通过隔热、外墙涂层设计和空调系统优化,改善建筑的热舒适度和节能效率。

?能源存储与利用: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中,热能的存储和传递是关键技术,传热学的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工程解决方案。

4.传热中的热阻与热性能优化

?热阻: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热传递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物体的热阻通常会限制热能传递的效率。热阻是指物体对热流的抵抗能力,它的大小由材料的热导率、厚度和热对流条件等因素决定。

?热性能优化:通过调整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以及改善流体流动条件,可以有效提高传热效率。例如,在热交换器设计中,增加流动阻力或优化表面结构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但需要平衡流动损失和热传递能力。

三、摘要或结论

传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涵盖了热能传递的多种方式以及相应的数学理论和工程应用。在实际工程中,传热问题常常与能效、温控以及材料性能密切相关。通过优化设计和合理选择传热方式,可以在能源利用、设备冷却、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实现性能提升与资源节约。了解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对于提高工程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问题与反思

①如何准确计算复杂系统中的综合传热效率?需要进一步研究多种传热方式交替影响的情形,以及它们对整体热效率的贡献。

②如何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压环境)设计高效的热交换设备?这一问题涉及到新材料的应用和极限条件下传热特性的变化。

③对流和导热的组合传热中,如何通过优化流体流动模式来提高热交换效率?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的结合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李世杰,《传热学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刘峰,《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白建民,《传热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Incropera,F.P.,DeWitt,D.P.,“IntroductiontoHeatTransfer,”Wiley,2007.

文档评论(0)

199****06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