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劳动任务的设计与实施.doc

跨学科主题劳动任务的设计与实施.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学科主题劳动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劳动教育不等于“做卫生”,也不应局限于课堂。如何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呢?笔者根据劳动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紧扣“食”与“衣”构建劳动课程,设计了“蔬果种植”“美食烹饪”“养蚕制扇”等一系列长程的、有趣的跨学科主题劳动任务,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达到磨炼意志、提高技能、陶冶情操、发展兴趣等育人目标,积淀幸福生活的能力。

一、“蔬果种植”主题劳动融耕种技能培养与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于一体

农耕种植是劳动课程的基础内容。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教师可以在清明时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在阳台种植的蔬果类植物展开种植实践。

从准备种子、土壤、肥料等,到播种,再到等待其发芽、长叶,期间不断浇水、施肥,进行养护,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种植实践,不仅观察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培养了耐心和责任心。学生可以结合在科学課中学到的知识展开种植实践,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明确自己种植的植物健康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也可以向身边的人请教以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种下的蔬果成熟时,教师可以开展“蔬果见面会”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精心培育出的果实。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英语知识,为自己培育出的果实写一段介绍,并提示学生介绍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引用诗句,也可以用中文、英文做双语介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会不断增强。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种植心得,互相学习种植不同蔬果的技巧,还可以让种植同种蔬果的学生交流互动,对比种植过程和所得果实的差异,更好地总结种植经验。

“蔬果种植”主题劳动让学生理解了农人的不易,特别是经历了种植失败的学生会从内心萌生出对农民的敬佩,感叹耕种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也会反思自身动手能力的不足,进而形成积极、主动参加劳动实践的意识。

二、“美食烹饪”主题劳动融烹饪技能培养与信息科技素养培养于一体

在拥有满满的收获之后,教师需要加大劳动难度,让蔬果走向“成熟”,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本环节,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一般只能在自家厨房进行烹饪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收获的蔬果情况,利用网络查找自己喜欢的美食制作方法。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要用到明火或电器设备,所以教师要注重劳动中的安全教育,提前教给学生安全使用明火或电器设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如指导学生使用剪辑软件、观看拍摄视频的微课等,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拍摄技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拍摄和剪辑技术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的拍摄技巧和视频剪辑方法,并为视频配文、配乐。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能用运镜的拍摄方式让自己的视频更有创意。学生用镜头记录自己制作美食的过程,为日后的分享交流做准备,同时留下一段美好的劳动记忆。充满趣味性并贴近生活的学习活动让劳动课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劳动教育,提高了劳动技能。

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制作的美食取名并拍照,要求名字符合食材特点、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课堂交流时,一张张富有生活气息的图片、一段段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视频让师生体会到劳动的美好。炉火之上,冒着热气的食物就是学生的劳动所得。学生守着火炉,挥舞铲勺,在大火爆炒、小火慢炖中明白了等候也是一种美好。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分享劳动成果的“云舞台”,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美食的图片或视频上传到学校构建的“五育综评”网络平台上,并在劳动主题班会中以“畅游丰收节”为主题,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烹饪作品,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奖”“闪亮小厨师”等优秀的劳动学习者,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养蚕制扇”主题劳动融劳动品质培养与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于一体

除了种植和烹饪,教师还可以在跨学科主题劳动教学中与科学教师合作,组织学生认养蚕宝宝,为制作蚕丝扇做准备。“养蚕制扇”活动十分考验耐心,学生需要从操心蚕宝宝的吃喝、清理蚕沙开始展开劳动实践,如此才能顺利进入后期的缫丝劳动,为制作扇面提供基本的劳动材料。这个劳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良好的劳动品质。

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的过程是漫长的,学生结合在科学课上学习的知识,克服重重困难,用责任心和爱心助力蚕宝宝茁壮成长。数月之后,蚕宝宝长大了,陆续开始结茧,学生就顺利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缫丝。学生对这项传统劳动很感兴趣,认真观摩教师利用学校的设备缫丝的过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操作。课后,教师把示范操作的视频发送到班级网络平台上,方便学生在家中根据需要自学。学生习得缫丝的基本方法后,加上之前学习中积累的烹饪经验,独立进行缫丝劳动难度不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煮蚕茧、找丝头,不厌其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