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五育融合”课程观要义阐释
课程观集中体现教育者对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以及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的理解。课程观决定了人们如何“观课程”,课程观之“观”指“观念”,“观课程”之“观”指“看待、反思”。“五育融合”课程观作为一种课程观念,是指在其指引下,我们如何理解五育融合课程观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如何看待五育融合课程的本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问题,是一种将五育融合的教学涵盖在内的广义的课程观。因为需要专门撰文阐述五育融合的教学及评价,故本文着重从本质及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五育融合课程观的内涵,以及五育融合课程的特征。
一、“五育融合”课程观的内涵
研究课程观的问题,摆脱不了关于传统课程观、新课程观及后现代课程观的讨论。
在传统课程观中,课程知识被窄化为概念化、系统化、逻辑化的价值中立且可度量的学科知识;课程成为对所选择的学科公共知识的编排和组织,被视为一种静态的、物化的产品,是以大纲、教学计划或教材形态呈现的“文本”课程或“教材”;教学过程成为对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教授过程;学生因为只是片面地、局限性地学习抽象化的、外在于自身的理论知识而仅仅被视为认知的主体,除了认知以外的精神、情感情绪、社会性等各种切身感受则杳无踪影,学生无法与课堂学习之间产生真实的、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相关的互动与交流。因此,传统课程观是一种“无人的课程观”,其课程亦是一种“无人的课程”。
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无论是教育理论者还是教育实践者,都越来越感受到统一一套课程和教材在现实学校教育中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弊端,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知识观、课程观及教学观变革的重要性。新课程观打破了现代“泰勒原理”对系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知识与课程设计的过度推崇,澄清了知识凌驾于普遍真理意义之上的对个体的不同意义,认为课程不过是一种符号,其意义应由理解者赋予和创造,认为决定课程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认为课程资源应当将师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包含在内,课程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张晓瑜,《教师个人有机课程观的建构:基于过程哲学视角的分析》,《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新课程观内涵的理论阐释及实践应用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教师仍旧在新旧课程观之间摇摆,理念上的接受与认同还未能与教育现实中的践履完全一致。即便如此,课程还是开始实现综合化、多样化、校本化,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微型课程不断丰富,教师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课程开发权利,课程意识明显增强。相应地,课程不仅承载着知识,还融入了教师个人的思想火花和师生情感,课程既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人化的。因此,现代课程观中“儿童作为人”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彰显,新课程成为“有人的课程”。
后现代课程观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响和补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强调对传统课程观的革新与超越,与美国课程理论学者多尔提出的建构性的、形成性的而非预设性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内在相关。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强调课程的多元丰富性、回归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境遇,并且要求对课程进行严谨的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可以看出,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课程的要求极其相似,依据其标准设计和建构的课程不仅仅是“有人的课程”,更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
从传统课程观、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课程观延续至后现代课程观,我们发现,“人”在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当下提出的“五育融合”课程观,其本质及内容既契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与后现代课程理论所强调的开放、多元和创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剖析五育融合课程的本质,获得对“五育融合”课程观本质的理解。本质是内在于事物的,是解释事物的内在依据,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本质是事物固有的、稳定的属性。五育融合课程的本质在于其拥有天然的、内生的、指向人的全面又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正是这种核心的课程理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挖掘学科内在的、与学科相关的、丰富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合;正是这种核心的课程理念使得教师将儿童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及生命质量的提升置于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中心和重心。
另一方面,当我们探讨五育融合课程内容时,必然要走出一直以来的“课程科目说”,而给予课程生活说、课程文化说、课程过程说等课程理念以足够的空间。笔者在本专栏第一篇关于“五育融合课堂”的文章中已明言,实践中并不存在所谓的五育融合课程,“五”是虚指,五育融合课程近似于一种课程理念。除课堂空间中生成的五育融合课程,校风、班风、校园环境、生动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学过程中的灵感、社会问题情境等都可能成为五育融合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计算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 血液透析充分性及影响因素护理课件.pptx
- 全国青少年编程等级考试-Python一级必备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2024最新版)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 数学 PDF版含解析.pdf
- 俯卧位通气护理ppt课件.pptx
- 幼儿园课件老鼠今天真快乐.ppt
-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 教学设计).docx VIP
- 解决方案经理岗位面试题及答案(经典版).pdf VIP
- 定向钻(拉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