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吾师道也,____________?
(2)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____·邶风》)
(3)《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答案】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俟我于城隅③.诗经④.携来百侣曾游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庸、俟、隅、携、峥、嵘、稠。
2.按要求选择。
(1)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意境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寒树老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展。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
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
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
A.④②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答案】(1)B(2)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的空间,无尽的时间,深远的宇宙,难以洞观。充分展示了秋日萧瑟,悲从中来的观感。“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B.此句出自《滕王阁序》,诗人运用四个景象“落霞、孤鹜、秋水与长天”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这两句诗,在全篇中可以算是对景色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中“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寒树老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萧瑟气氛。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
只有B项的意境不是萧瑟的。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这几句说的都是关于“传统”的话题,首先是“传统”没有消失,才能从中“提炼”,然后大家能够有意识地去“保留”,最后是“发扬”和“继承”。由此按照逻辑关系排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C。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手机看得津津有味的文章,变纸质版就看不进去了
①人类的大脑有负责视觉和语言的遗传密码,却没有负责阅读的。从壁画到象形文字,再到印刷书和数码显示屏,人类的大脑一直在适应通过阅读来处理信息的模式。
②柏拉图曾担心写作也许会削弱人类的记忆能力。他的担心很有可能是对的。将事件和想法通过写作记录下来的能力,会减少我们对记忆和口口相传的依赖度。我们的大脑功能已然因为书面语言的出现而开始改变了。
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阅读行为也和五十年前有所不同。
④如今,认知神经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人类大脑的变化。在被这一课题深深吸引的同时,他们也担心,当人类越来越多地使用数码显示屏后,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能发生一些改变。他们提出,人类好像正因为线上信息的出现而开始发展出一种新大脑,其中形成了一些负责快速浏览的新神经回路。这种新型阅读方式正在不断地挑战几千年来形成的负责深度阅读的回路。
⑤电子化世界中存在着两种阅读方式,你既可以快速地查找相关信息,也可以慢速地和那些复杂的文字来一场情感交流。但如果你有一个“双语大脑”,你就可以轻松地掌握以上两种方式。
⑥电子阅读通常是为了提高速度。科技让我们可以上下滚动页面来锁定关键字、小标题、要点和加粗文字,所以大部分的读者其实只读了文本的百分之三十。我们用线上资源是为了可以更迅速地查找信息,用“查找”功能和快捷链接来迅速地完成一篇文本的阅读。要知道我们浏览得越快,我们完成的任务也就越多。现在网络页面上的文字越来越少,这锻炼了我们通过快速滚动来查找信息的能力。当我们养成了这样“越来越快”的习惯,再去阅读印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镇江市三校、泰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PDF版含答案.pdf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朝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