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4∕T 1781-2019 棕色田鼠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VIP

DB14∕T 1781-2019 棕色田鼠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B1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781—2019

棕色田鼠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9-06-25发布2019-08-2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1781—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防控原则 2

5防控指标 2

6防控适期 2

7防控技术 2

8防控效果检查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棕色田鼠形态特征 5

DB14/T1781—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芮城县天宜农机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卫伟、张武云、邹波、王丽英、高燕平、岳润庆、原建芳、谢文杰、刘巍、师小梅、李霞、靳彦卿、任照国、刘青、沈晓强、荣哲彪、王晓波、康立柱、杨新根、常文英。

DB14/T1781—2019

1

棕色田鼠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棕色田鼠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防控指标、防控适期、防控技术及防控效果检查。本标准适用于棕色田鼠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NY/TNY/T

1276

1481

185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防控指标

为防止鼠害损失超过经济阈值而设立的需采取控制措施的鼠密度指标。3.2

有效洞

将棕色田鼠的洞道挖开一个口,第2天观察,被鼠推土堵住洞口的即为有效洞。3.3

有效洞密度

每公顷面积内害鼠有效洞的数量。3.4

弓箭(地箭)法

使用弓箭(地箭),在鼠洞口安放,用来捕获或杀灭地下害鼠的方法。

4防控原则

DB14/T1781—2019

2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棕色田鼠重点发生区域,抓住关键时期、关键技术,有针对性采取以农业防控为基础,物理防控为核心,药剂灭鼠为辅助的综合灭鼠措施,达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农区鼠害防控目标。

5防控指标

棕色田鼠有效洞密度达到小麦田130个/hm2,大豆田180个/hm2,果园225个/hm2,其他作物田150个/hm2,便需采取防控措施。棕色田鼠密度调查应符合NY/T1481。

6防控适期

春季:3~4月,在棕色田鼠繁殖高峰期前或向外迁移扩散期前;

夏季:8~9月,在棕色田鼠第2个繁殖高峰期前或第2次迁移扩散期前。

7防控技术

7.1农业防控

7.1.1合理轮作

小麦种植区宜采用“小麦—休闲(伏翻)—小麦”、“小麦—玉米—小麦”、“小麦—油葵—小麦”等轮作模式。

7.1.2生态调控

在田间种植棕色田鼠不喜食的作物,如玉米、油葵等;果园内套种天南星、芍药等棕色田鼠不喜食的中药材,趋避棕色田鼠的危害。果园内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减少棕色田鼠食料来源,破坏其田间隐蔽物。

7.1.3优化田间管理

冬季对果园进行深翻,夏季对果园进行中耕除草;小麦、玉米等作物可以在休耕期间对农田进行深翻,作物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除草。

7.1.4人工捕杀

结合农事操作进行人工捕杀。果园可结合春季浇灌萌芽水,利用棕色田鼠洞穴被淹后出洞的习性,

进行人工捕杀。

7.2物理防控

7.2.1捕鼠夹防控

把鼠洞挖开,将中号铁板夹(规格150mm×80mm)布置在洞口内,铁板夹后端与洞口相平;用新鲜的胡萝卜条、苹果等作诱饵,诱饵端朝向洞内,洞后盖硬纸板和杂草,制造黑暗环境。每天检查一次铁板夹,捕获鼠后将死鼠取出,集中处理,将铁板夹上的残留物清理干净后继续在同一洞口安装好。连续两天未捕到鼠时,撤掉捕鼠夹。

7.2.2捕鼠笼捕杀

DB14/T1781—2019

3

把鼠洞挖开,将捕鼠笼(规格:长×高×宽=26cm×12cm×12cm)布置在有效洞口,捕鼠笼前端紧贴洞口;捕鼠笼内放置新鲜的胡萝卜条、苹果等作诱饵,捕鼠笼上盖硬纸板和杂草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