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术与算盘算盘文化 .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术与算盘算盘文化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著名作品。这幅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京

城汴梁(今开封市)内人民生活、生产、商业贸易以及集填、农村的真实面貌。在接

近全图的最后部分,也即画卷的最左端有一家称作“赵太丞家”的药铺的柜台上放

着一架穿档算盘。这是截止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算盘入画的绘画作品。1981年北京

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像放大,断定为一架15档算盘。南宋刘胜年所绘《茗园赌市

图》中也有算盘。

元初画家王振鹏在至大3年(公元1310年)所绘的《乾坤一担图》上画了一位

老人挑着一副货郎担,担中装满了儿童玩具、日用品和书籍文具。在后担内插有一

把算盘,其横梁、档、穿珠极为明显,同现代算盘一样。不知这把算盘是货郎算账

使用的工具,还是用来出售的商品?元初货郎担上已有算盘,说明宋代算盘在民间

已开始盛行。这幅《乾坤一担图》中的算盘是钱定一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发现

的。上海有正书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出版的《中国名画集》收入此图。

明代著名文学巨著《水浒》的人物全图,由画家杜堇于明成化年间(1465—

1487)绘制。其中“秦明蒋敬”图,绰号神算子的蒋敬手托一架十五档、上二下五

七珠大算盘,石桌上放有笔、砚、纸、书等物。明代程大位著《算法统宗》卷十

三,绘有《师生问难》图,此图一师二生,左生手执一架九

档算盘,每档为上三下七珠的十珠算盘(其中有两档上二下六珠),此种盘式尚

属首见,明代是否通用过这种十珠算盘,有待考证。

清代乾隆帝(1736—1795年)有一架黄金宝石嵌珐琅玉算盘,在玉质算盘珠上描

绘有一个个大雁,精彩异常,藉古老式钩勒风格的花鸟画,由巧匠绘描而成。从其

华丽的装饰图案风彩,可窥见将彩色花鸟图案精确无误地描绘下来。这架玉算盘,

系我国传统的上二下五圆形七珠大算盘,有较高的工艺观赏价值,是一架难得的艺

术珍品,它由日本藤井有隣馆收藏。清代的一幅版画,上有砚台、毛笔、笔架、帽

子、灯笼、眼镜、雨伞等,并有一把7档上二下五珠算盘。此图后被郑振铎编入

《中国版画史图录》。

古往今来,真正将算盘作为一个独立的画材,进入大写意画的,齐白石要算第

一人。1927年丁卯年五月初,时年65岁的白石老人家中来了一位求画的客人,求

白石老人画《发财图》。画面上是一架15档上二下五珠竖放的算盘,题上“欲人

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客人离去后,齐白石展开宣纸,按原样再画一幅

《发财图》作为家藏,这便是北京画院秘藏的齐白石作品第116号《发财图》,每

次展出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5年画家戴泽创作了《小会计》的油画,相信仍给很多那个时代的人以深刻

的印象。画面上,一个戴着红领巾的

小男孩,正在灯下用算盘记账,旁边围着村里的老老少少。据了解,这幅画目

前的拍卖价值已经达到60万元以上。

郑恩天、亢佐田作《珠算课》宣传画,1973年6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画

面上一群小学生正用算盘计算小黑板上的算题。《一堂珠算课》由郭志明、吴性清

绘,粮食堆前一群手持算盘的“红领巾”在听一老伯讲珠算课,教学大算盘挂在台

秤上。1975年1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郭伟星作的2开宣传画《我为革命学

“三算”》,一女红小兵手托算盘正在计算中。吴时学改编,张志武、徐仲宣绘

画的连环画《一堂珠算课》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5月出版。连环画《算盘

的传说》由赵伊改编,张兆年绘画。近年来的税收题材漫画曹开翔的《溜之大

吉》、《助跑器》,王俊平的《一心两用》,林忠业的《打错算盘》中都有算盘的

身影。另外,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十分有趣的珠算游戏题,其计算结果在算盘上

绘有一幅幅生动的艺术形象,被称为“珠算画”。如三朵梅花、美丽的石拱桥等

等。

江西的珠算文化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算盘曾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其寓意划算、精打细算。叫花子打算盘——穷有穷的打算;

吃了算盘珠子——心中有数;秤头让人,算盘赢人。这些是赣南客家人较常用的与

算盘有关的歇后语、谚语。赣南客家人在长期的实践

中,创作了大量的民歌,这其中有多首唱到了算盘。现有选择地摘录如下:定

南上桂的《耕田歌》:九月耕田是重阳,眼看番禾又上场,阿哥还冇动手割,佃东

算盘耳边响。宁都石上的《拧牛歌》:十二月拧牛整一年~老板喊我算工钱~驮起

算盘滴答算~算到一双草鞋钱。安远《鲤鱼歌》:唱歌要唱鲤鱼脑~厘戥算盘要去

学~厘戥算盘学得到~大小生意用

文档评论(0)

150****0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