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24年1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

(一)(13分)

1.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_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4)当我们陶醉于自然界中,常常会进入“得意忘言”的境界,那一刻恰好印证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览众山小②.少年不识愁滋味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④.此中有真意⑤.欲辨已忘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览、愁、尝、辨。

(二)(22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醉翁亭记(节选)

(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书马犬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①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3)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4)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②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注释]①同院:指与欧阳修同在翰林院供职的人。②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

2.甲词作者_________(人名),乙文作者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_________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和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恰当的是()

(1)不久夕阳挂在西山上。

(2)人们知道从太守游玩中获得乐趣。

(3)大家尝试写下其中一件事。

(4)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卷也写不完。

A.(1)(3) B.(1)(4) C.(2)(3) D.(2)(4)

4.“何”在词典中的解释有:A.谁;B.什么;C.怎么样;D.为什么。为下列句子中的“何”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填字母):

(1)今夕是何年()

(2)内翰云何()

5.“旷达”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豁达。甲词和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旷达”的一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下主张与丙文中欧阳修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写作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夸大。

B.写作要言简意赅,绝对不可啰嗦。

C.文章应发乎真情,无需刻意求新。

D.文章应追求内容深刻而字面浅显。

7.黄同学读了丙文后,将乙文最后两句改写如下。请对他的改写进行评价。

同其乐,述以文,庐陵欧阳修。

【答案】2.①.苏轼②.文学家(政治家等)3.B

4.①.B②.C

5.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6.B

7.示例:改写后的文字,比原文简短(“体现了丙文言简意赅的写作主张”)。但原文从容、悠闲的情绪和节奏也不复存在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苏轼与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为“唐宋八大家”。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译句。

(2)句中的“从”是跟随的意思,本项直接译为“从”有误。

(3)“其一事”的意思是这件事,本项译为“其中一件事”有误。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1)句意:今天晚上是哪一年。何,什么。故选B。

(2)句意:你怎么样写?何,怎么样。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甲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为: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