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案 第3单元 生命的诗意文学阅读与写作 进阶3 单元主题群文阅读.doc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案 第3单元 生命的诗意文学阅读与写作 进阶3 单元主题群文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进阶3单元主题群文阅读

诗意的生活,心灵的栖居

阅读导引

高山流水,琴声悠扬,花草沉醉,那是伯牙与子期的相约,是那寻遍天涯唯知己的诗意;群山幽幽,菊香沁人,宁静闲适,那是陶潜的追求,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诗意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诗意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依恋,诗意是“恰似那满城的春雨,飘洒在我心底”的陶醉。每个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人,都在现实中或是梦中追寻着那个诗意的心灵港湾。我们的生活不能至善至美,但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充满诗意。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风里。空气中尽是幽幽的香气,悠悠年华便从指尖绕过,无声无息。在寂静中,我们用心去感受,追求一种写意的信仰,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

篇目?

诗意的栖居(节选)

张晓惠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被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太阳。

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孩子的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曾经抚摸着他们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的我们是多么的欣羡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都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嵌着红豆做的眼睛,还有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都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海德格尔呼吁的“诗意的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的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有删改)

篇目?

夜雨诗意

余秋雨

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可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

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国教授,闲谈间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

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68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