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杨柳;梁新军
【摘要】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宏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及其代谢模式
的改变可通过破坏正常组织细胞DNA、激活致癌信号传导途径,产生促肿瘤代谢物
和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等多因素来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研究者们尝试
利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和预防肿瘤.目前,以益生菌和排泄物移植技术为代表的微生态
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分泌抗肿瘤细
胞因子及调节免疫系统来抗肿瘤.微生态制剂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目前肠
道菌群微生态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深
入探讨.本文就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直肠癌的
诊治探索新的方法.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18(045)024
【总页数】4页(P1239-1242)
【关键词】肠道菌群微生态;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作者】杨柳;梁新军
【作者单位】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武汉市430079;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武汉市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2018年中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肿瘤数据
显示,结直肠癌居中国居民肿瘤发病率第3位。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多
种因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宏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及其
代谢模式的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1],年龄、饮食以及生活方式和基因型等因素可引起肠道微生物种群
结构和丰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进而破坏细胞DNA、激活致
癌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合理应用
抗生素、补充益生菌等方法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微生态,为结直肠癌的
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肠道菌群微生态
人体肠道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共生着100多万亿个微生物菌群,
这些微生物菌群、消化液、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以及食源性非生物成分共同组成了
肠道微生态系统。健康人群肠道微生态系统内的菌群以厌氧菌为主,不同菌群之间
相互制约,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态,共同参与了宿主正常的消化吸收、物质
代谢及能量转化过程。这些肠道微生物菌群以高密度种群数量阻止和抑制外来致病
菌的侵入与定植,通过调动调节免疫系统和防护病原体来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结构的
完整性[2-3]。
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小肠内的细菌较少,跨过回盲瓣后细菌倍增。从种类看,
空肠仅有极少量的需氧菌如链球菌、乳酸菌和葡萄球菌;远端回肠则以类杆菌、大
肠杆菌、芽胞杆菌为代表的厌氧菌为主;结肠内厌氧菌的数量急剧升高。肠道菌群
根据与人体的关系分为3大类: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群如梭状芽孢菌、粪肠球菌等;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可危害人体
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4-5]。肠道中不同菌属的细菌相互制约,共同维持
着肠道微生态的稳定。
2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及表现
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包括菌群失衡和菌群易位。菌群失衡是指肠道原有菌群发生改
变,益生菌减少和(或)致病菌增多。菌群易位可分为横向易位和纵向易位。横向
易位指细菌由原定植处向周围转移,如下消化道细菌向上消化道转移,结肠细菌向
小肠转移,引起如小肠感染综合征等。纵向易位指细菌由原定植处向肠黏膜深层乃
至全身转移。
影响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因素包括宿主生活方式或饮食结构改变、免疫缺陷、肠
道感染以及服用抗菌药物等。如高脂饮食或西方膳食结构(高热量、高蛋白、高胆
固醇)可能引起宿主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从而引起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后者通过
破坏正常组织细胞DNA,激活致癌信号传导途径,产生促肿瘤代谢物和抑制抗肿
瘤免疫反应等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并可导致宿主出现多种疾病如肥胖、糖
尿病以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等。
3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时,肠道内致病菌占优势并且发生代谢特征变化,释放的毒素
结合细胞表面受体继而影响子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另外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作
用于基因易感性宿主,产生免疫应答,激活炎症反应。此外,Grivennikov等[6]
研究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是基因突变和微生物共同作用所致。肠道上皮细胞基因突
变,引起肠上皮细胞连接蛋白分解和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