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VIP

202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

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

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

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

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

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

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大团圆结局与中

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

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

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

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

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

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

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

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

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

的,因此得到精英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

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

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

幻想故事。民间故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

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

是这样,如果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

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

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

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

大,市场需求就越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

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

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

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

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

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取材于施爱东《故事法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戏曲在明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

B.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和否定,既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也是出于启蒙的目

的。

C.人们因处于贫富不同的阶层,对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也不相同,贫者热衷,富者嫌

腻。

D.能够满足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在民间根基难撼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大概是最早论述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与民族精神气质是具有表里关系

的。

B.文章对比了精英阶层和下层百姓对大团圆故事的不同态度,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C.文章引用弗洛伊德的话印证了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

D.作者最后强调,大团圆结局是我们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的反映。

3、下列文学主张,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A.大团圆结局正好中了儒家“中和”的规矩,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6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