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百家争鸣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引用《论语》、《道德经》等书中的语录,培养学生运用可信的史料去重现真实历史;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比较不同学派观点的差异。

2.利用诸子百家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重构百家争鸣特定的时空框架,学生通过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学派的观点。

3.通过联系生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利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去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这一现象。

教学重点:

1重点:孔子及其思想,百家争鸣中主要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

2.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今天所学的百家争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这节课老师设计了四个环节。

二、正课讲授

环节一:动乱不安现思潮

过渡: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我们首先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材料一:“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东周第二位君主)曾派人向鲁国“求赙(丧葬费)”——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部编人教版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大家说得非常好,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老子和孔子针对春秋时期的社会问题,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提出怎样的主张呢?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环节二:乱而思治春秋诸子

大家阅读教材38---40页,结合史料研读,找寻老子、孔子相关信息,并填写表格。

老子:材料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在宇宙中,人受大地的承载之恩,所以其行为应该效法大地;而大地又受天的覆盖,因此大地应时时刻刻效法天的法则而运行。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也就是要顺应自然。

材料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祸与福相互转化,坏事可以引发好的结果;好事可以引发坏的结果。

材料3: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

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烹的时候火太急会焦,火太弱会烂,因此必须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治理国家也一样,如果人民生活都很祥和,不要打破这种祥和。其实是老子告诫统治者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的生活。做到无为而治下面老师对相关内容进行强调。

简介: ?春秋后期楚国人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著作: 《老子》(《道德经》)

下面我们学习孔子的相关思想:

材料1:“仁者爱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孔子认为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实孔子是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统治者要做到“为政以德”

材料3: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孔子认为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拍。所以孔子反对苛政。

过渡: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

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2)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春秋》一书。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孔子死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分成多个流派,孔子的学说被发扬光大。到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