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题
名称
《森林救援先锋》
授课教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课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编著的《信息技术》第五册下册第11节课的内容。本节为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节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综合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搭建能够进行救援工作的救援机器人。本课对学生对于机器人搭建的整体知识结构有很大帮助,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与兴趣激发作用。
学情
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良好的软件操作能力,学生已多次接触过机器人版块知识,对这门课程有着高涨、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设计
思路
本节课采用“情境创设、讲解演示、任务驱动和分层教学”的教法以及“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法。结合教法和学法,学生能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发掘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救援机器人制作的大致思路。
2.了解机器人项目制作过程的相关注意事项。
二、技能目标:
1.学会正确添加所需模块,并编写正确的机器人救援程序。
2.学会利用仿真环境模拟真实情况,并搭建正确的救援机器人模型。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机器人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体会机器人的强大作用,激发学习热情。
2.养成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提升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救援机器人的相关组件及对应程序编写。
教学难点:能灵活仿真环境和连接机器人各组件,搭建出正确的救援机器人模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教室,机器人组装相关配套材料,课本,极域广播软件、RC编程软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设疑,导入新课
师:“前面课程我们学习了机器人搭建的相关基础知识,并且上节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了完整的机器人生日表演的综合案例,体会到了机器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制作综合实践案例,充分感受机器人对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师:“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一些简单动作,还能够协助我们救援人员参加一些救援行动,替救援人员分担一些危险行为,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
为此,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模拟一个野外救援的实验来仿真制作一个“森林救援先锋”机器人。”
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复习回顾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有利于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新
知识的兴趣
新课讲授,任务驱动
一、分析任务,确定方案
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救援机器人模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好实际的救援任务,分析任务,确定好救援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步:驶离救援中心(沿轨迹走,直到检测到磁场。)
第二步:避障行驶(在检测到磁场后,开始躲避障碍物的行驶)
第三步:发现求救灯信号(行驶到求救人员处,停止前进。)
教师讲解完机器人的行走步骤后,介绍这次“营救任务”所需的相关程序模块如下:
讲解后提问并请一位举手的学生来述说搭建救援机器人的大致程序编写思路。
二、分步实施,编写程序
分析任务,确定救援方案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分步实施,编写对应的机器人程序。具体如下:
第一步:添加“轨迹识别”与“磁敏”模块,完成机器人沿轨迹行走至磁场入口处。
第二步:添加“红外避障”与“光感”模块,完成机器人进入森林时的避障工作及寻找求救信号灯的感应工作。
教师讲解任务实施的大致步骤后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完成救援机器人救援行为的程序编写。
小组完成后教师请一位小组代表上台示范操作,引导其余同学观察其操作是否有误。
学生示范后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并说明易错点。
教师讲解后引导学生打开RC编程软件,尝试编写机器人沿圆环形轨迹外边逆时针行走的程序。
教师当堂进行巡视,纠正学生错误并总结说明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完成以下任务:
模仿仿真,完成任务
编写程序后,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进行仿真测试,确保程序无误。
因此需在仿真环境里测试程序,看看在驶离救援中心过程中,是否做到了沿轨迹到达山林入口以及躲避障碍物,最终顺利找到并停在救援人员的面前。
教师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完成操作:尝试在仿真环境中绘画模拟真实场景,并放入仿真机器人进行测试,确保程序无误。
教师当堂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同时解答相关疑问,同时在操作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在利用光感传感器发现求救人员的程序中,如果不添加“break”模块,仿真结果会怎样?为什么仿真效果会不同?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尝试回答
小组讨论
完成任务
学生操作
通过提问的方式讲解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同时检测学生是否正确了解知识点,为其他同学提供设计思路,促进发散思维。
通过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队意识,同时更好提供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 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世界》 教案 川教版信息技术.docx
- 2 第二课 《机器人的搭建》 教案 川教版信息技术.docx
- 2.5 椅子不简单(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 2.6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 3.2 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 3.3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docx
- 3.9 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docx
- 4.13 冲出地球(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docx
- 4.14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docx
- 4.14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