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鄱阳湖水系
指以鄱阳湖为汇集中心的辐聚水系,由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和环湖直接入湖河流及鄱阳湖组成。各河来水汇聚鄱阳湖,经调蓄后于江西省湖口注入长江。
流域范围流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右岸,东以怀玉山、武夷山脉与富水水系、阅江水系、薜江水系分界,南以大庾岭、九连山与珠江流域东江水系、北江水系分界,西以罗霄山脉与洞庭湖水系分界,北以幕阜山脉与长江干流为邻。鄱阳湖水系东经113°30?118°31,北纬24°29?30°02,控制流域面积162225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中在江西省境内156743平方千米,占控制流域面积的96.62%;安徽省2929平方千米,浙江省548平方千米,福建省1068平方千米,广东省248平方千米.湖南省689平方千米。
河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河湖密布。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3771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426条,其中100?1000平方千米河流384条,1000?10000平方千米37条,大于10000平方千米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5条。上述5条河总计控制流域面积146998平方千米,占鄱阳湖水系控制流域总面积的90.6%。5条河河口至湖口区间面积15227平方千米.占9.4%,其中环湖直接入湖河流控制流域面积10127平方千米,占6.3%;鄱阳湖水面面积3750平方千米(相应湖口水文站吴淞基面水位22.00米)。常年水面面积在2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79个。
气候水文
气候。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雨、梅雨明显,四季更替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2-19.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5.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4.9摄氏度;冬春多偏北风,夏秋多偏南风,偶有台风侵袭,多年平均风速1.0-3.8米每秒,最大风速34米每秒。流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5%?83%,年无霜期241-304天,由南向北递减。
降水。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9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3%;年水面蒸发量800?1200毫米,山区小于丘陵,丘陵小于平原,中部大于周围,东部略大于西部,以南昌1307毫米为最大,以庐山700毫米为最小。
径流。流域经湖口汇入长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68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98年的2646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63年的566亿立方米,最大与最小比值为4.67;汛期(4—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9%,其中4—7月占53.8%。
暴雨、洪水。洪水由暴雨形成,流域每年4—6月自南向北先后进入暴雨集中期,常出现静止锋型降水过程;7-9月常出现台风型暴雨,这两种不同成因的暴雨都可形成灾害性洪水。九岭山脉东侧是暴雨高值区。1953年8月17日,东乡站出现24小时降水量达501毫米的特大暴雨。最大洪峰多在5—7月,1998年6月26H.湖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31900立方米每秒。
泥沙。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0.07-0.73千克每立方米,鄱阳湖湖口站含沙量0.076千克每立方米。各河多年平均年入湖总输沙量I860万吨,通过湖口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938万吨,多年平均年淤积量922万吨。
水质。据《2005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鄱阳湖水系全年期水质状况为:I类、II类地面水标准占57.3%,III类占26.8%,IV类占10.7%,V类占1.7%,劣V类占3.5%。水质年内变化较为明显,丰水期好于枯水期。水质污染类型主要是有机类污染,部分河段为酸性类和重金属类污染。
地质地貌
地貌。流域地势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中部及北部较低,由周边向内倾斜,形成以鄱阳湖区平原为底向北开口的筲箕形大地形。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水域三类,分别占总面积的36%、42%和22%;其中水面面积16667平方千米.占10%。流域周边山脉主峰高程1500米左右,以武夷山脉黄岗山小岩头山海拔2158米为最高。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沿五大河干支流分布有山间盆地,较大的有吉泰、赣州盆地等。湖区以平原为主,高程30?200米,多系河谷平原和滨湖平原。
地质。流域内跨越两个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大体以浙赣铁路为界,北部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东南缘.南部为华南褶皱系之东北域。地质构造复杂,多数河流受燕山运动影响明显,以断裂形式出现为主、褶皱形式为辅。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板溪群浅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和白垩系红层及上侏罗纪的火山岩。基岩风化层厚10?20米,第四系覆盖层厚5~10米。流域地震烈度为V?VI度,九江县至靖安县为现?皿度,石城县至寻乌县为皿度。
经济社会
人口、耕地。2005年流域总人口4190万,耕地204万公顷,其中水田180万公顷,旱地24万公顷。
经济。流域内主要工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_50108-2008.pptx
- (省二模)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pdf
- 初中語文口语表达情境试题大全.doc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L21G404.pdf
- 2025年江苏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综合周练四(含答案).docx VIP
- (高清版)DB5115∕T 123-2024 地方储备粮扦样技术规程.pdf VIP
- DB5115_T 123—2024地方储备粮扦样技术规范.docx VIP
- SHT 3551-2024《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 四合庄6#楼装修施工方案.doc
- 最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