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与反思(推荐
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关键词句,初步把握牧羊人形象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把握牧羊人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全面提取信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与直观
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课前预习:自读文章,标记关键词语,对于自己不认识的
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查字典解决;熟读课文,标清段落序号,在自己
喜欢的、有疑问的或有独特思考的地方写出批注;了解作者和创作背
景,了解写脚本的要求,根据任务做好分工。
2.课上:学生在完成纪录片脚本任务的情况下,探究文本,形成
自己的认识,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学生活动,情境任务导入
播放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动画片是加拿大动画大师弗
雷德里克·贝克花费五年时间手绘了约两万张制作而成的,这部片子
获得第六十届奥斯卡(1988年)最佳动画短片奖等三十多项国际电影
奖。你们知道吗,这部优秀的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
创作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这是有关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牧羊人”。这
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植树”!他为什么植树植树以后发生了什
么让我们一起探寻究竟。(教师依次板书“人”——“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任务:班级电视台
要为要为本文的主人公——牧羊人,拍一个五至十分钟的纪录片,我
们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初步的脚本框架,配上相应的解说词,大家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相应的信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激发兴趣,引入本课。
(二)借助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任务一:根据文章,确定脚本内容。
1.在不改变文章内容和顺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为纪录片安排哪
几部分内容请概括出来。
学生默读全文,快速划分文章层次,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文章思路,确定脚本框架,激发学生兴趣。
预设:
(1)三部分内容: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最后相见。
提示:文章重点写了这三次与牧羊人的相见,可以以此作为脚本
的三部分内容。
(2)三部分内容:“我”的想法——与牧羊人三次相见——“我”
的想法。
提示:文章开篇结尾确实两次写到“我”的想法,但要拍摄纪录
片,想法部分无法通过镜头表现,且这两部分在表达上明显与文章主
体部分不同,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可通过进一步学习再确定。
(3)四部分内容: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每年都去看望
牧羊人——最后相见。
提示:文章确实写到四部分与牧羊人的相见,但“每年都去看望
牧羊人”只是一带而过,并未详写,而其他三次相见都做了重点叙述,
因此,这一部分可与最后一次相见合为一部分。
2.丰富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
学生再读全文,按文章详写的“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情形
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归纳要点,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
预设:
表
提示:学生提取要点容易遗漏,教师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
概括。
任务二:认识人物,把握人物形象。
3.根据文章所写,讨论:在纪录片中,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牧羊
人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人物的词句,归类整理,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预设:
(1)直接刻画牧羊人。
例:
第3自然段“一个黑影”,第5自然段“他刚刚刮过胡子”“衣服
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第6自然段“他回答说不
吸烟”,第7自然段挑橡子的动作描写“拿”“倒”“散”“分开”“数”
“拣”“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