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适应性抗病毒免疫1、体液免疫:中和作用细胞毒作用促进作用2、细胞免疫:细胞毒作用DTH炎症反应第3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病毒通过变异或编码抑制免疫应答的蛋白质实现免疫逃逸3、病毒的免疫逃逸HBV抑制IFN转录麻疹病毒诱生的IFN-β抑制树突状细胞第3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暂时性免疫抑制。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CMV等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和有丝分裂原(PHA/ConA)的反应减弱。同时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也出现转阴的情况。(三)、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第3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抗病毒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
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第3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非特异性免疫先天不感受性取决于细胞膜上有无受体屏障作用解剖学、生物化学、血脑、胎盘细胞作用吞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干扰素及其作用第3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作用巨噬细胞(Mφ):对阻止病毒感染和促使病毒感染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含有大量Mφ的器官、如肝、脾、骨髓及淋巴组织在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3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作用NK细胞:1)杀伤过程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抗体2)对靶细胞无特异性3)杀伤作用出现早;4h4)部分细胞因子可激活中性粒细胞:能吞噬病毒,但不能将其杀灭,病毒在其中还能增殖,反而将病毒带至全身引起扩散。第37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interferon,IFN)由病毒或其他IFN诱生剂诱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第38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IFN的性质:干扰素分子量小4℃可保存较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活性,56℃可灭活可被蛋白酶破坏第4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种类:抗原性IFN类型主要来源特点I型α-IFN人WBC抑制病毒作用IIIΒ-IFN人成纤维CII型γ-IFNTC免疫调节作用III第4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抗病毒作用的特点:a广谱抗病毒b抑制病毒而不是杀病毒c抗病毒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d间接抗病毒(4)IFN诱生剂(inducer):病毒、细菌内毒素、原虫、polyI:C第4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IFN的作用机理IFN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ntiviralprotein,AVP)发挥抗病毒效应(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触发信号传递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激活细胞内基因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AVP)---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第4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早期蛋白病毒核酸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晚期蛋白宿主细胞核酸磷酸二脂酶2,5,寡腺苷酸合成酶蛋白激酶抗病毒蛋白干扰素第4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特异性抗病毒免疫体液免疫受病毒感染后,机体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按其作用可分为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等。中和抗体主要是IgG、IgM和IgA。中和抗体能消除病毒的感染性,是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CFAb、HIAb一般没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血清学诊断。第4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中和抗体(neutralizingantibody)作用机理中和抗体是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与病毒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使病毒失去吸附和穿入的能力,但不能直接灭活病毒。更不能对已进入细胞内的病毒发挥作用。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预防感染的发生及蔓延。第4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特异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