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某水电站工程大坝方案的确定.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水电站工程大坝方案的确定陈广年17

【设计与施工】

某水电站工程大坝方案的确定

陈广年

(新疆电力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根据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的特点,进行了混凝土重力坝和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坝以及土工膜斜墙坝坝型的布置研究,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投资分析,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比选,最终选定混凝土重力坝坝型的纽布置格局。

〔关键词〕枢纽;坝型;选择;混凝土重力坝

中图分类号:TV31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88(2012)04-0017-02

某水电站工程主要由大坝、导流冲沙闸、发电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及电站尾水渠组成,工程主要任务为发电,是一个典型的高水头、长隧洞、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大坝最大坝高24.2m,坝长130m,总库容为58万m3,引水隧洞全长5150m。电站总装机容量36MW,工程规模为IV等小(1)型。

1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概述

坝址区为中低山河谷地貌,河床左岸为阶地平台地形,最高V级阶地,平台地面高程1795~1810m,宽度400~500m,平台以上为石炭系基岩山体;右岸为石炭系基岩山体,基岩裸露,岸坡坡度40°~50°,两岸山体连续,河床最低地面高程为1755m。河水面宽40~60m,深约2m,河谷谷底宽约30~50m,谷顶宽度300~500m,河谷呈“V”型,河床两岸呈不对称地形。

坝址处河床覆盖层厚度为23m,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卵砾石层,其表层松散,下部结构中等密实,天然干密度2.17g/cm3,相对密度0.58~0.64,渗透系数1.2×10-2cm/s,属强透水层,饱和抗剪强度c:23.5kPa,Φ:38.2°,纵波波速1100~1300m/s,未发现不利坝基稳定的软弱夹层。左岸V级阶地出露地层岩性: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的低液限粉土,厚度1.5~2.5m;中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的砂卵砾石,其厚度30~60m,右岸坝肩段岸坡基岩裸露,岸坡坡度约40°,出露的地层岩性为石炭系的凝灰岩、砂岩,呈中厚层状,岩体较完整,岩层产状310°SW62°,基岩强风化层厚3~5m,弱风化层厚度15~20m,弱

风化凝灰岩的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为45MPa,饱和抗剪强度C=7.2MPa,φ=30.5°,变形模量为4.5GPa,

弹性模量为5.5GPa;新鲜岩体纵波波速4400~4500m/s。

2设计基本资料

本水电站工程规模为IV等小(1)型。建筑物级别:大坝、导流冲沙闸、发电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及电站尾水渠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度,大坝和其他挡水建筑物设计烈度为7度。洪水标准见表1。

表1水电站工程区洪水标准m3/a

项瓦

大坝

电站厂房

消能防冲

洪水重现期(年)八设计洪水洪水重现期(年)\校核洪水

501185

5001255

50\1851001205

20140

3水电站大坝枢纽布置研究与选择

3.1大坝布置依据

(1)下坝线距上坝线180m,在发电引水水位相同的情况下,下坝线淹没占地相对上坝址较大,因此永久占地补偿是坝线选择的依据之一。

(2)根据坝址处的地形特点,不同的坝型对应的导、截流方式是大坝坝型选择的依据和条件。

(3)大坝右岸为强风化基岩,而且具有修建溢洪道的地形、地质条件,因此,为其他坝型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工程条件。

(4)由于河床处施工场地狭窄,尽量避免多种大型机械交叉施工作业,施工作业是大坝坝型选择的重

18内蒙古水利2012年第4期(总第140期)

要依据之一。

3.2大坝布置格局与坝型初步选择

初步拟定了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土工膜斜墙坝共计3种坝型及其相应的枢纽布置格局进行设计研究。根据3类坝型3种枢纽布置格局的综合分析表明,在3种坝型方案的枢纽布置格局中引水发电系统均位于左岸地下,差异不大。主要差别在于泄洪建筑物和导流建筑物的布置形式:混凝土重力坝利用坝身泄洪,坝后设底流式消能方式。导流建筑物布置在发电引水口右侧,采用分期导流方式。大坝分段施工;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土工膜斜墙坝以左岸侧槽式溢洪道为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