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风险与规范.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风险与规范.pdf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与版权

CHUANBOYUBANQUAN2024年第18期 总第157期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版权风险与规范

◎刘晓林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本质上是人类利用技术设备创作完成的作品,因其独创性而具有可版权性。

但由于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数据来源不合法和算法的不透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收集阶段存在侵害

著作权人复制权和发表权的风险,在数据输出阶段存在侵犯著作权人改编权和署名权的风险。避免侵权风

险的发生需要相关部门降低机器输入阶段的保护门槛,并严格规范输出阶段。相关部门须针对生成式人工

智能作品重新界定“实质性相似”的标准,明确其学习和利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并给予

著作权人同意或者拒绝其作品纳入机器学习的权利,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为著作权人“知识付费”以维

护著作权人的权利。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版权性;侵权风险;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来越广泛,价值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思考型对话、媒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是因为其是人类的独创性智力

体内容生成、智能化办公等领域,是相比于传统劳动力成果,这也是著作权一直被视为一种财产权而被各国

[1]Edmond

效率更高的新生产力工具。独创性标准是可版权性司法制度践行的原因。2018年10月,一幅名为

判定的关键要件,“差异性”即“独创性”,生成式人deBelamy的画作在佳士得拍卖会以43.2万美元的价格

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由于使用者的创作行为体现了不同的成交,这是全世界首幅被拍卖的人工智能创作的画作。

审美选择和个性判断,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在新闻、文学、游戏、药物开发等领域,人工智能通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作品生成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数据,过解析复杂的数据所产出的内容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

再加上其算法透明度较低以及使用者的不当行为,因此值,还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类的各项需求,在

极易引发侵犯他人著作权等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对他人本质上与人类的“作品”并无差异。

作品的版权进行保护,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二)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因其独创性而具有可版

权性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属性

著作权法明确了判断作品构成的要件包括智力成

我国学界围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虽然果、表现形式、可复制性和独创性。独创性是判断任

[3]

进行了讨论,但是尚未形成一致观点,然而多数学者何形式的智力成果是否具有可版权性的关键标准。

还是依据“客观主义标准说”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只有当作品具备独创性时,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因此独创性是相关部门认定作品属性以及判断人工智

可版权性,并且判断其作为作品的标准只应当单纯的能生成作品是否构成作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人工智能

考虑是否符合著作权法的独创性表达以及作品是否具生成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在我国学界引发了较大的分

[2]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的著作权法以及《中华

有可复制性。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具有价值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并没有对独创性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