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22课梦回繁华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领略《清明上河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积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遒劲”等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各层次的内容。
3.明确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是中考说明文的常考点。
知识点01课文开头两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开头两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的动机。这是一种“知人论世”的写法,为读者了解这幅画的价值做了铺垫。通过这些介绍,读者就会对《清明上河图》的表现内容、创作主题等有大致的了解。这有助于读者跟随作者的文字走进《清明上河图》,去领略画作恢宏的场面,欣赏其非凡的艺术价值。
【微点拨】
本文是一篇介绍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绍这幅画作的时候并没有从绘画技巧的角度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所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梁都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
知识点02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简介
毛宁,1975年生。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有改动。北宋末年,社会表面上虽是一片繁华的盛世景象,但实际上内忧外患,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张择端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了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3、文题解读
“梦回”,指梦中回到某个地方。“繁华”,繁荣热闹,通常形容地方经济的发达。文题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的繁荣热闹的景象,而是北宋时期的热闹繁华的景象。文章以“梦回繁华”为标题,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表达人们对繁荣昌盛的社会的追求和向往。标题极富美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主旨点睛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加深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同时肯定了《清明上河图》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即学即练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文章从三方面介绍它:(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作画时间。??(2)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3)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知识点03内容安排和写作手法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本文是按逻辑顺序,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章开篇先介绍《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大背景。接下来介绍作者张择端,作品出现的时间,作品的社会意义,画卷材质、大小,画卷的总体特点、具体内容等。介绍画卷具体内容时,按照开卷、中段、后段的顺序,详细而有条理。最后点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并呼应文章的开头。构思缜密,脉络清晰,为人们细致地展现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的风采。
2、文中在说明时夹杂的描写有何作用?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说明中夹杂着描写,使语言更有表现力。以文章第4段为例,写画卷开卷处时,连用“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三个四字短语,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画意的春晓图。文章中这样的四字短语很多,如“长途跋涉”“舳舻相接”“摩肩接踵”等,这些四字短语结构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写画卷中后段,作者则以浓郁的抒情笔调直接描写汴京的繁华景象。这样既增添了文采,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第一段第二句话中的“极大的”一词能否去掉??
不能。“极大的”一词表程度,说明绘画的题材范围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删去之后其程度就会减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第三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清明上河图》的长宽加以说明,让读者对这幅画的规模有直观的了解,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5.最后一段引用资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很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即学即练2】
第二段第一句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可能”一词表推测、估计,意思是说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时间不确定,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知识点04字词积累
1.字音:
汴梁(biàn)??料峭(qiào)??跋涉(bá)?漕运(cáo)?沉檀(tán)??遒劲(qiú)?题跋(bá)擅长(shàn)?簇拥(cù)?舳舻相接(zhúlú)??摩肩接踵(zhǒnɡ)络绎不绝(yì)?刚劲(jì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