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地球”系列—高考复习(3):课时作业: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解析版).doc

6“小地球”系列—高考复习(3):课时作业:必修1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地球”系列—高考复习(3)课时作业

整理:杨环宇

(电子版下载方式见文末)

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解析】根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柴达木盆地等地。答案D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解析】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河流水系发达,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由于秋、冬季节冷空气进入后,难以扩散,特别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答案D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3.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

【解析】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③④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故应排除③④。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答案B

4.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D错误。答案C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5.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解析】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下高上低的大气结构有利于对流的发生,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气温的变化小于垂直递减率6℃/km,则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的对流,大气较稳定。读图可知,5时、20时出现逆温,大气稳定,12时逆温消失。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逆温自下而上逐渐消失,也说明这一问题。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各气温曲线之间的气温差判断,由图可知,下部明显大于上部。答案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6.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解析】根据逆温上界和强逆温上界的高度的不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项正确。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后,所以日出前逆温强度达到最大后减弱,B项错。图中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后消失,C项错。读图可知,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项错。答案A

7.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C项正确。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

文档评论(0)

183****76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