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等四首)涉江采芙蓉 (2).ppt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等四首)涉江采芙蓉 (2).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涉江采芙蓉

———诗歌多元叙述者探究

年级:高一学科:语文(统编版)

悲莫悲兮生别离。

——屈原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杜甫

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

——叶嘉莹

读诗悟情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读诗悟情

1、本诗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忧伤

读诗悟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到了什么作用?

读诗悟情

①运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②描绘了主人公渡江到达兰泽芳草之地采莲的画面,营造了优美、清幽、高洁的意境。

③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

④烘托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⑤乐景衬哀情,为下文抒发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痛苦作铺垫。(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伤。)

鉴赏品味

前四句:因()而忧伤

五六句:因()而忧伤

七八句:因()而忧伤

3、本诗中的忧伤又是为何呢?

合作释疑

学习提示中说:“主人公采美草香花要给‘同心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你觉得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呢?

4、谁在忧伤?

你认为诗歌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A.是男主人公。

本诗全为实写,写他采花送花望乡思人。

1、“江”在古代专指长江,长江流域绝大多数河流都是以江命名,而黄河流域大多数以河命名。而都城在洛阳。

2、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采莲是江南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胜。”并举出《西洲曲》中采莲盛况为例。

3、“芙蓉”与“夫容”谐音,暗示对夫君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你认为诗歌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B.是男主人公。

但前四句是他想象家乡的爱人在采莲,

并思念他的情景;

后四句则是他自己在想心事。

C.是女主人公。

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

后四句是她想象外地的男子正在思念自己。

你认为诗歌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你认为诗歌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为了表现游子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之口,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思了。

总结评价

“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总结评价

所谓“落笔对面”,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而是反弹琵琶,从对方着笔,简单说就是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着力描绘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的一种手法。这样,就使得作者的怀远或思归之情,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形式上,常用“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总结评价

“对面落笔”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映衬。

②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转曲达。

检测提升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检测提升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分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对月忆夫,明明自己挂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如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惜。

总结评价

一首好诗便是一颗鲜活而真挚的心灵,千年前定格的那抹微笑、那滴眼泪、那声叹息、乃至那份凄怆便在诗人饱含情感的笔下凝结成诗、成章。千年后的我们用自己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去揣读,渐渐晕开那份尘封的情感,鲜活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是江边寄来的芙蓉、是深夜清幽的月光,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