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中俄边疆“特务村”
中俄边疆“特务村”
???文革时期,位于黑龙江的车陆公社出了一起“苏修特务集团”大案。宏疆村挖出的特务之多,使这个村子成了远近著名的“苏修特务村”。
???凌晨三点多,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宏疆村,朝霞的光辉已然可见。78岁的老汉徐维义已经出门,去江边收他昨日布下的渔网。徐维义捕鱼的这条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分界线。江的对岸,便是俄罗斯。
???徐维义长了一张典型的俄罗斯人脸孔,蓝眼睛,高鼻子,络腮胡,但他其实是俄罗斯母亲与闯关东的山东人所生的混血儿。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由于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建立引发难民潮,以及随后的大清洗运动等各种缘由,数以万计的俄罗斯人先后迁入中国黑龙江境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接连移居他地或回来俄罗斯,真正落地生根的多是与中国人组建起家庭的俄罗斯妇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苏友好,江两岸的人来去自如,互通有无。但1960年头中苏交恶之后,两岸关系变得惊慌。文革时期,车陆公社(今车陆乡)制造出了一起“苏修特务集团”大案,宏疆村挖出的特务之多,使这个村子成了远近著名的“苏修特务村”。
“上山搞资本主义”
???“苏联老太太”——徐维义的儿子们经常这么称呼他们的奶奶葛金丽娜。奶奶家族姓亚力山大,是俄罗斯贵族后裔。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经常能收到从河对岸邮过来的瓜子、糖和被面,这令他们如过节般高兴。
???“苏联老太太”来中国时,还带来一个儿子,后来取名叫徐维刚,村里人称“傻大爷”,是如今村里仅存的、有纯正俄罗斯血统的人。
???苏联大清洗运动起先后,葛金丽娜把1岁多的徐维刚兜在裙子里,走过冰封的江面,流落到中国。当时,正赶上大批山东人闯关东,很快,葛金丽娜嫁给了一个姓徐的山东人,在中国安了家。
???文革起先后,徐氏家族被打成“苏修特务”的有7人:“傻大爷”、大哥徐维义、二哥徐维新、小弟徐维祥、大姐夫张运山、二姐徐桂贤和二姐夫王海丰。其中只有“傻大爷”因为没有国籍,没怎么吃苦头。
???徐维义被关进了牛马棚达5个月。当年,徐维义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在大儿子徐福胜眼里,父亲特殊能干。闲暇时,经常上山打野味。打来的野味也可拿去卖钱。
???造反派们逼徐维义交代“苏修特务”的罪行。他费尽心机也想不出,情急之下,为自己罗织了一条罪名——“上山搞资本主义”。
???徐维义如今已是村里最年长的一辈,颇得村里人敬重。过去的很多事他已不愿多提。
“苏修情报员”之死
???在村里的一个小卖部里,徐维义的大姐、张运山的妻子徐桂芝躺在炕上听人闲聊。徐桂芝的丈夫叫张运山,是文革后县里唯一一个特地为之开了平反会的人。
???在徐桂芝的二儿子张玉福的眼里,父亲能干,有见识,人缘好。“每天家里总有南来北往的客人,母亲炒菜,父亲和他们喝酒。”
???年轻的张运山是村里的民兵队长。运动风暴到来的时候,张运山第一个被卷了进来,罪名是“苏修特务集团大头目”。据1979年县里给张运山平反的材料,他于1945至1947年给苏军当过情报员。村里老人们说抗日斗争时期,他曾将一份日伪名单的情报送给了苏联红军。
???张运山被关进牛棚后,每天晚上都有造反派来光顾张家,房前屋后,掘地三尺。最终全家人被驱除到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里面只有一张炕。“每天白天干活,晚上开二哥的批斗会。我就在台下看着,我不想看都不行,必需得看。”张运山的妹妹张淑娟说。
???最终有一天,趁大家都去田里干活,只有一个年轻女造反派看着,张运山跳井身亡。
集体平反
???其时,整个宏疆村30来户人家,只有4户属于纯正的中国人,其他都是中俄混血家族。最大的4个混血家族,即徐维义家、张运山家、徐英杰家和袁吉先家,都没能逃过文革这一劫。
???徐英杰今年74岁,同徐维义一样,是村里所剩无几的第一代中俄混血儿。他记得,妻子张凤云被关进牛马棚时是夏天,天气闷热,整个村子也极沉闷。
???1979年4月,县里来了平反工作小组,落实政策。一份平反材料显示,文革期间,百余人的上道干其次生产队(包括宏疆村和上道干村),有32人被打成苏修特务,有12名社员被监督劳动。
???张玉福告知记者,只要家里有一人被打成苏修特务,整个家庭就都被认为是苏修特务家庭,因此,村里约70%的人戴着苏修特务的帽子。
???除了集体平反之外,工作组还特地为张运山召开了平反大会和追悼会。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张运山充当苏修情报员的这段历史早已清晰,不应作为政治历史问题。”
被稀释的俄罗斯血统
???文革的风暴过后,村子变得缄默且自卑,村里人对自己的外貌变得敏感。他们迫切地想要变更自己的容貌,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唯一的方法,是找汉人结婚,渐渐稀释自己的俄罗斯血统。
???“咱们这种血统的人,尽挨斗,再找这种血统的人,要是再来一个文化大革命怎么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