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装置(静态)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PAGE2
PAGE1
贵州省地方计量技术校准规范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静态校准装置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必要性及意义
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静态校准装置(以下简称校准装置)的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制定校准装置校准规范可以有效保障该装置的量值准确可靠,对于保障机动车的安全行驶和民生安全提供计量技术支撑具有必要性。编制《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静态校准装置校准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我省校准装置的计量特性,制定出适合我省校准装置的校准规范,满足我省计量工作的需要,使校准装置计量性能准确可靠。
二、任务来源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静态校准装置校准规范》的任务来源是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批准立项,编制《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静态校准装置校准规范》,此规范为首次制定。
三、编制原则
为了使规范既有先进性、又考虑适应实际情况,起草小组在制定过程中,力求按照以下原则,完成规范的起草工作:
(1)力求与国际标准、国际建议、国家标准接轨,保证其先进性、法制性;
(2)在用设备上,既要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现场适应性强,数据准确,又要来考虑经济适用、性能可靠;
(3)在校准方法设计上,既要能测出主要技术指标,又要力求适用、操作简便;
(4)在规范实施中要保证其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四、主要技术依据
在规范的起草中,我们主要参考和引用了下列文献:
JJF1070-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168-2007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JJF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B/T11104-2011电子数显倾角尺
五、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规范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2)引用文件;3)术语和计量单位;4)概述;5)计量特性;6)校准条件;7)校准项目与校准方法;8)校准结果表达与处理;9)复校时间间隔;10)附录等。
对校准装置计量参数进行测量研究,与相关生产厂商和使用单位进行调研交流,参照国外先进标准与测试方法,结合各生产厂家技术指标,制定出校准规范技术指标,进行各项实验及校准,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全面性。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校准规范的编写。
1.校准用标准器
通过调查、了解全省计量部门使用的校准装置设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我们采用了电子数显倾角仪作为标准器。
本规范规定的测量标准是电子数显倾角仪,测量范围(0~180)°,分辨力0.01°,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02°(k=2)。校准装置的角度最大允许误差是±0.2°。经过对角度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评定,得知角度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与校准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之比满足小于1:3的要求,故选择此测量标准是科学和合理的。
2.校准方法
规范中使用的校准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主要参照JJF1168-2007《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中第7.1.3,校准点选取12°、24°、37°、53°、90°五个点,将校准装置安置在稳定、可靠的工作平台上,同时把电子数显倾角仪固定在旋转平台上。调整旋转平台至水平位置,同时将电子数显倾角仪和校准装置置零。以增加角度方式依次对五个点进行测量,重复3组测量,分别记录电子数显倾角仪的示值和校准装置的示值,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各校准点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1)
式中:
——校准装置各校准点示值误差,°;
——校准装置各校准点测量值平均值,°;
——电子数显倾角仪各校准点测量平均值,°。
(2)
式中:
——校准装置各校准点示值重复性,°;
——同一校准点3次测量值的最大值,°;
——同一校准点3次测量值的最小值,°;
——极差系数,=1.69。
主要试验验证情况
此项内容见试验验证报告。
重大分歧意见处理情况
无
八、实施计划及方案
该项目预计16个月的时间完成,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1)2023年4月,成立起草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已完成)
2)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购买设备,进行调研、实验和起草工作。
3)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规范初稿和规范编制说明。
4)2024年4月至2024年7月,在讨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在网站公告并发送使用单位、生产单位、计量部门和各专家的征求意见。
5)2024年8月至11月根据使用单位、生产单位、计量部门和专家的反馈意见,修改形成送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专业知识培训.ppt
- 脑出血进展与指南解读白色ppt课件.ppt
- DB33酸性土壤改良技术规范.pdf
- 上海牛津(全国版)一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测试卷(二)》.doc
- 高中政治课程中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华为认证智能协作中级HCIP-CollaborationH11-861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2023版29490-2023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全套程序文件.docx
- OMRON欧姆龙健康血压计血压计J7136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DB13_T 5414-2021 气瓶追溯管理系统规范.docx
- 第三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课件)+学生读本高年级学生读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