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DB53/TXXXX—2020
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茶树的术语和定义、古茶树界定、调查、保护和管理措施等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古茶树的保护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研究
LY/T2494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LY/T2738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
3.2
古茶树
树龄大于或等于100年的茶树。
3.3
野生古茶树
在自然生境中散生或聚集分布的、天然起源的古茶树。
3.4
栽培古茶树
人工栽培的古茶树。
3.5
地径
距地面20cm处的树干直径。
4古茶树界定
4.1种类与鉴定
4.1.1种类
2
DB53/TXXXX—2020
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共5种2变种。包括大厂茶CamelliatachangensisF.C.Zhang、大理茶C.taliensis(W.W.Smith)Melchior、厚轴茶C.crassicolumnaChang、秃房茶C.gymnogynaChang、茶C.sinensis(L.)O.Kuntze、普洱茶C.sinensisv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和白毛茶C.sinensisvar.pubilimbaChang。
4.1.2鉴定
采集观察相应的植物器官,按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参见附录A古茶树形态鉴定与分种检索。
4.2树龄判定
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按如下标准之一进行判断:
——年轮实测法,测定树龄≥100年;
——有明确栽培记载,栽培年限≥100年;
——测定并修正后的地径≥18cm,地径修正系数参见附录B古茶树地径修正系数。
4.3分类分级
4.3.1分类
古茶树分为如下类型:
——野生古茶树;
——栽培古茶树。
4.3.2分级
按地径对古茶树进行如下分级:
——Ⅰ级:地径≥80cm;
——Ⅱ级:50cm≤地径<80cm;
——Ⅲ级:18cm≤地径<50cm。
5调查
5.1内容
调查记录古茶树类型、分布、数量、生长状况、权属和管护等情况,记录表格式见附录C古茶树调查记录。
5.2数据库
根据附录C.1古茶树资源调查记录表的内容,建立古茶树资源数据库。
6古茶树及其生境保护
古茶树及其树冠外10m的区域内,应避免:
——破坏性采摘;
——对古茶树砍伐,挖根,剥树皮,刻画树干,攀折树枝;
——向境外提供古茶树种质资源;
3
DB53/TXXXX—2020
——移动、损毁保护标志;
——探(采)矿、挖掘、采石、取土;
——排放废气、污水、粉尘;
——埋设与古茶树保护无关的管线,堆放或焚烧杂物;
——建设不利于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建构筑物。
7管理措施
7.1生境管理
7.1.1物种多样性维持
在不影响古茶树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应保留、保持其他伴生物种。
7.1.2入侵植物清理
清除古茶树生境中出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和喜旱莲子草等入侵植物。
7.1.3密度调控
为保证和促进古茶树生长发育,对古茶树林分密度进行合理控制:
——稀疏。林分过密且威胁到古茶树存活的(郁闭度≥0.85),可采用修枝打叉的方式稀疏林冠层,或通过疏伐的方式伐除周围遮阴木、干扰木、枯立木和藤灌植物,至古茶树林冠外2m内无遮挡为止;
——补植。林分过于稀疏的(郁闭度≤0.3),补植茶树或与古茶树具不同林冠层的伴生植物,至0.5≤郁闭度≤0.7。伴生植物应选择当地天然茶树群落内的植物种类。
7.1.4其他管理
旅游观光应保持在古茶树树冠外缘5m以外,防止根系土壤因踩踏板结和损坏树体。古茶树生境的其他管理,参照LY/T2494中4围栏保护执行。
7.2树体管理
7.2.1合理修枝
结合通风采光和病虫害防治,根据树势进行整形修枝,去除枯死枝、断枝、弱枝、“鸡爪枝”、劈裂枝和病虫枝等。
7.2.2加固处理
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古茶树加固处理参照LY/T2494中8树体支撑稳固执行;
——古茶树树干劈裂的,在劈裂两端垫铁片和橡胶圈,并用螺杆等工具加固;或用2个半圆铁箍固定,铁箍与树干间用塑胶等软性材料铺垫;
——树干严重中空、树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