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07年海文考研培训辅导材料中国传媒大学813艺术学综合
一、分析艺术学综合考试的变化趋势
?四大趋势?由偏重文学转向偏重艺术学美学
?????????由原题照搬转向独立分析
?????????由艺术的概论到具体门类的基础知识考察
?????????首次出现美学基本理论题
?1、由偏重文学转向偏重艺术学美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分专业答题的情况:2005年,分为前90分和后60分,在此之后和之前,全部是和卷答题,也就是每个艺术类专业的题全部一样。那么我们现在首先抛开2005年的题目不管,先来看03、04年的题目,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03年6道名词解释,全部是文学题,30分。5道填空题有3道是文学题,18分。简答题有2道是文学题,20分。论述题是文学题,20分。总共文学题的分值是88分。04年的6道名词解释,4道是文学题,20分。单项选择有4道,8分。简答题前两道是文学题,30分。解析古文是15分。总共文学题的分值是73分。然后我们来看05年的题目。名词解释2道,10分。论述40分,艺术形式还不限于文学。勉强算是50分。
?从88分——73分——50分,大家看出什么趋势了吗。如果觉得还不够明显的话,我们来看看2006年的题目。除了填空题的第二题之外,有谁能找到更多的文学题吗。
?所以,请大家记下第一个趋势:
由偏重文学转向偏重艺术学美学
其实,从考卷的命名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03、04年的考卷叫文学、艺术理论试题,05、06年叫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
那么,这种趋势的变化对我们的意义何在?
就是要我们更加偏重于艺术综合能力的考察,弱化文学思维的衡量。如果说以前中文系的考生更容易考到高分的话,那现在就不一定了。这种趋势反映到我们的复习上来,就是要适当的侧重于美学、文艺美学以及艺术各门类的理解和学习,相关的复习方法我会在后面详细解释。
?2、由原题照搬转向独立分析
所谓原题照搬,我们可以用04年的题目来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把出处标上
名词解释
文艺学——文理教程3
不平衡关系——文理教程47
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艺术学概论62
虚实相生——文理226
情感把握——艺术学概论239即情感体验
共鸣——文理教程347
?
大题??
如何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理教程58-68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文理117
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艺术学概论121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艺术学概论360
一共90分,全部都能从参考书上找到答案出处。就是说,只要你看书了,背了,就能拿到至少90分的基准分。
?接下来,再来看看05年的真题。
名词解释
写意——艺术学概论209
有意味的形式——文理180
象征——文理277
通感——艺术学概论250
这是20分。
?第二部分因为是分专业做,我就讲讲我的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第一题,在《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中198页略有涉及,但不完整和完善,不是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出,需要自己归纳和总结。第二题同样是这种情况,音乐电视在第七章的第三节有所涉及,但是也需要自己归纳和总结。第三题,在92页——100页有介绍,但只是一种文化解读,还有视听语言的解读、晚会节奏的解读、纵向的历届晚会的比较等很多角度无法展开。这60分顶多算30分照搬原书吧,和上面的30分加起来,只有50分。
?然后我们来看看06年。
名词解释大部分无法在书中找到明确、全面的答案。
比如毕加索,在参考书里有很多涉及到他的,比如《格尔尼卡》。但是你能找到一种准确的解释吗。恐怕比较困难。(面我会介绍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包括名词解释应该怎么讲,后面再说。)再比如,肥皂剧,大家可以在苗棣老师的〈〈电视艺术哲学〉〉的185页找到,但是也只是只言片语。
空间艺术,艺术概论、王宏建、113页,提了一句;艺术学概论、彭吉象那本,269页也提了一句,同样没有标准提法。
?好的,趋势出现了,就是原题照搬转向独立分析。
另外,其实我们从命题的题干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趋势。以前问的是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说等等,现在是主体出现了,06年的题,三道简答题中三个你,论述题也有一个你,大家如果对传播学有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是突出了受众中心。所谓受众中心,就是说尊重和关注受众的感受、理解。现在题目中出现了如此多的你这个字眼,其实也是在向我们暗示,你们说吧,我们听着。这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以前是你们按照我们说的说吧。所以这里的趋势就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是”和“理解”的区别:是——定义,is,are,理解——阐释,realize、understand……从这些微的差别大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分析趋势的加强。既然强调独立分析,那么。要我们分析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