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三段式培育模式探索 .pdfVIP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三段式培育模式探索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三段式培育模式探索

作者:褚宇亭

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5期

摘要:高職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基础教育体系亟待完善、在“专创融合”背景下打破专业

壁垒、延长创新创业项目生命周期等挑战。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项目的阶段化发展规律,遵循

高校人才培养普适性的特点。创新创业项目三段式培育模式过程分为项目发掘、项目孵化、项

目落地三个阶段,构建三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健全一支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完善

理论与实践二元创新创业教育结构、打造政校企三方共建创新创业平台”重要举措。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培育;三段式

随着科技发展、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崛起,整个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党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

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当中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

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应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

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1]在全国实施的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工程中,

目标打造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创业水平方面的功能。[2]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在许多方面取得相应成效。如强调高职院校应

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深化专创融合的教学形式改革,将创新创业人才与技术

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广泛发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服务地方、反哺社会的作

用。[3]

一、项目阶段化培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比较常见的培育形式。从创业项目的发

展阶段来看,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型需要经历创业动机的产生、创业机会的发现与识别、资源的

整合、企业的创建、企业的成长和创业的收获这几个阶段。因此,为适应创业项目的发展规

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普适性的特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必要分阶段开展,既要实施满足

全体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素质教育,又要实施满足少数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实践教

育,使二者的发展得以兼顾。”[4]但从创新创业项目阶段化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来看,仍面临

诸多挑战。

(一)项目发掘阶段: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以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创新创业类基础教育课程。目前

这类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课程体系上,缺少国家或省市层面的指导性标准,包括网课资源

在内的各类基础课程内容、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课

程结构、课程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5];在师资方面,多以专业教师兼任为主,或有新任教

师、辅导员等兼课的现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领域的导师资源;在授课形式

上,未能摆脱课堂教学时的理论灌输,应跳出“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在考

核形式上,常以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作为期末考核,创业计划书虽然能反应学生创新创

业的基本能力,但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足,需要建立一套立体完整的指标全方位考查

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二)项目孵化阶段:应在“专创融合”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合作共赢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项目培育,许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各二级学院、各专业

“分而教之”,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专创融合”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则不利于培育综合实力强的

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一支优秀团队的组建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不同专业的教师在各自领域

对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师生,擅长商业模式构建,进行市场分析,制

定营销策略、财务预算和撰写商业计划书等环节,这在理工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属于短

板;而文化艺术大类等专业擅长创意设计、广告宣传、视觉传播等方面,但科技创新能力却不

如理工专业,项目常缺少核心竞争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丰富,应探索创业导师共享

模式,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团队,使项目团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三)项目落地阶段:应推动精品典型项目积极落地,延长生命周期

近年来,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情高涨,参加“互联网+”“挑战杯”、职业生涯规

划大赛等创新创业重点赛事的团队逐年上升,带动校内创新创业热潮,但在赛事成果质量上落

后于本科院校。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约有30个左右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进行孵化,

但从项目落地成果来看,仅约有半数项目进行工商注册,其中个体工商户、个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17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