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主题五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第三节烃的衍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了解溴乙烷、乙醇、苯
酚、乙醛、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知道消去反应、
酯化反
应,进一步了解氧化、加成、取代、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
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分析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预测其化
学性质,学会从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相结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特
征性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观念,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深化有机
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理念,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结合物质的结构特点,分析反应中的断键情况,认识消去反应、酯化
反应,进一步了解氧化、加成、取代、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通过分析、推断物质的性质,
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用变化的观念和平衡的思想分析烃和烃的衍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的内在原因,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揭示化学变化的本
质,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了解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
的重要应用,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能主动关注、客观分析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
点问题;通过了解酒后驾车的简易检测方法及原理,认识酒后驾车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和
法制观念。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运动场上,经常可以看到队医给受伤倒地的运动员喷洒一种有机喷雾剂。那么,这种喷雾
剂是什么物质呢?
复方氯乙烷喷雾剂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衍生出的一系列新的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
物。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取决于其所含的官能团。
【新课讲授】
一.溴乙烷
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烃的卤素衍生物,简称为卤
代烃,最简单的卤代烃是一卤代烷烃,其通式为CHX(X=F、Cl、Br、I),溴乙烷是卤
n2n+1
代烷烃的典型代表。
1.溴乙烷的结构
溴乙烷可看作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Br)取代后的生成物,溴乙烷是最常见
的卤代烃。
溴乙烷的分子式:CHBr
25
溴乙烷的电子式:
溴乙烷的官能团:溴原子(—Br)
2.溴乙烷的性质
溴乙烷为无色、易挥发、有类似乙醚气味的油状液体,露置在空气中或见光后会逐渐变为黄
色,沸点38.4℃,比水重,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实验装置
①中溶液分层
实验现象
②中有机层厚度减小,直至消失
④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实验解释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了Br-
由实验可知:
a.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断裂的是C—Br,水中的羟基与碳原子形成C—O,断下的Br
与水中的H结合成HBr。
水
b.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Br+NaOH――→CHCHOH+NaBr。
32△32
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水洗后,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教版2023 通用类).pdf
- 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1.1.2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1.2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教版2023 通用类).pdf
- 1.2.1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1.2.2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1.2.3 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1.3 化学键(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教版2023 通用类).pdf
- 1.3.1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1.3.2 连接信息设备(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 (高教版 基础模块上册).pdf
-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5.4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6.1 糖类(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教版2023 通用类).pdf
- 6.1 质量(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pdf
-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折叠与展开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pdf
- 6.2 蛋白质(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教版2023 通用类).pdf
- 6.2 密度(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pdf
- 6.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教版2023 通用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