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pdf

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解

读(第二级)

1.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说明书;

2.学校、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文件;

3.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文件;

4.学校办学定位规划文件。

改写: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培养目标解读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是按照国家教育法规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相关标准

制定的。该标准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

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8个方

面(一级指标)对中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包括

38个二级指标。专业建设和认证考核应该根据“以学生为中心、

以产出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按照“说、做、证”的

一致性要求,综合评判各项指标达成情况。现在我们从内涵解

读、考核要点、佐证材料三个方面对该标准进行解读。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部分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

的依据,对其余各部分起到引领作用。本部分的测评重点关注

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二是专业培养目

标内涵界定的科学性;三是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评价和修订

情况。具体包括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三个二级指标。

1.1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应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

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

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内涵解读

目标定位是专业办学的起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的准绳。目标定位要说明专业为什么区域、什么类型的学校、

培养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教师,即明确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

领域为服务面向,系统设计立足中学教育、符合国家、地区中

学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服务面向与人才定位。

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国家和地方的中学教育发展需求

与相关政策,培养目标定位应对接学校的办学定位,符合学校

的发展规划,并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能

够体现XXX教师培养的新趋势,体现与本专业相关中学学科

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考核要点

1.专业应该深入研究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

养的根本任务,准确把握国家、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把握毕业生服务区域的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把握国家教师

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

融入本专业目标定位中。

2.专业应该制订、修改培养目标定位有严格的调研、论证

制度,能够遵照执行。

3.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在专业建设规划、质量报告、

培养方案等专业办学文件中有系统和一致的阐述,并具体体现

到专业目标内涵中。专业目标定位应为专业师生所知晓。

佐证材料:

1.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说明书;

2.学校、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文件;

3.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文件;

4.学校办学定位规划文件。

1.专业应建立对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应为

利益相关方所知晓。

2.评价结果应及时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以适应政策、环

境和时代的变化以及专业本身的发展情况。

3.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形成多方合议机

制。

佐证材料

1.专业对于培养目标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评价结果的记录。

2.修订后的培养目标及其内涵的阐述。

3.利益相关方参与评价和修订过程的相关记录。

1.专业应准确、合理地定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应清晰明

确、有依据。评价应基于政策、现状调研、专业特性、未来发

展趋势和就业等情况,并有数据支撑。定期评估和修改培养目

标的合理性,应有政府主管部门、大学管理部门、专业师生、

中学、毕业生等参与。专业应建立相关制度。

2.专业建立了调研、定期评价和修订培养目标的合议机制,

能有效展开评价和修订工作。修订的参与者具有代表性。

3.各方参与的机制应常态化和制度化。大学应为专业规范

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为修订提供支持。专业应宣传培养

目标及相关理念,并及时告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

4.历年培养方案的变化反映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过程。

调研信息如在读生、毕业生、学生家长、中学及

文档评论(0)

186****22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