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47期
人物
诗词的女儿白发的先生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
诗词的女儿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旧式四合院内。童年时,父母便通过背诵诗词的方式教她识字,而旧学修养很深的伯父叶廷又,也常与侄女谈诗吟词。1941年,她在战火纷飞中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攻读古典文学专业,跟随著名作家、理论批评家顾随先生学习“唐宋诗”,并深受顾先生赏识。
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叶嘉莹便离开了故乡赴南方结婚,从此开始了一生的漂泊。从北京到南京,从台北到波士顿,从密歇根到温哥华,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她教授中国古典诗词的印迹。时空不断变换,始终不变的是她对古典诗词热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
1970年加拿大与中国建交后,叶嘉莹便申请回国探亲,1974年获得批准。彼时她已在温哥华定居,并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工作生活条件优渥。
1979年,叶嘉莹收到了教育部的回信,批准了她回国教书的申请,并安排她到北大教书,于是叶嘉莹在这一年春天回到了国内,先在北大教了一段时间,不久就应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好友李霁野先生之邀转到了南开大学。
2013年,在南开大学举办首届荷花节之际,叶嘉莹专门写了一首小诗来感慨自己与马蹄湖的缘分。诗中写道: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叶嘉莹说,诗中的“永无乖”包含了三重意愿:其一自然是表示她将长久以此为家而不再远离;其二暗喻着她将以湖中荷花的君子之德自相惕厉,永无乖违;其三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喻,那就是她对青年学子们的祝愿。“诗虽不佳,但那确实是我真诚的一片心意。”叶嘉莹谦逊地说。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对她而言,诗词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她身上呈现得淋漓尽致。一提起叶嘉莹,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她身着一袭长裙站在讲台上娓娓道来的优雅风姿,以至于很多人都说:“叶先生站在那儿,就是一首诗。”
白发的先生
在近80年的教书生涯里,叶嘉莹为不计其数的人传道授业解惑。听过她讲课的学生,无不从她的讲授中感受古典诗词之美,赞叹中华文化之博大深远,还有很多人因她而爱上诗词研究,将之作为自己一生的爱好甚至追求。叶嘉莹的课,教室里永远“爆满”,能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不仅座无虚席,连讲台旁、教室门口也都是听课的学生,甚至有一次,连叶嘉莹自己也挤不进教室。后来,南开大学中文系想出了一个发听讲证的办法,只允许有证的学生进入教室。但热情的学生依然会挤满阶梯教室的阶梯和窗边,听叶嘉莹讲解古典诗词,听得不肯下课。
叶嘉莹讲课时永远旁征博引,各种例子信手拈来。她笑着把自己的讲课风格形容为“跑野马”,事实的确如此。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小山”两个字,她就能滔滔不绝讲上半个小时;讲到李商隐的《嫦娥》,她会讲起王国维,再讲到王维。有年轻教师听完她的课感叹道:“叶先生‘跑’了一大圈,最后还能‘跑’回来。”
叶嘉莹定居南开大学马蹄湖畔的迦陵学舍后,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已过鲐背之年的她坚持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并逐字逐句帮学生批改论文。她的听力不如往昔了,上课时她就让学生坐得近一点儿,发言声音大一些。
她还不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开办诗词讲座,每次讲座都引来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蜂拥而至,有时其他院校的学生也会慕名前来。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从她的讲述中收获心灵的悸动,唤起内心对古典诗词的倾慕之情。一次演讲中,有学生在台下高呼:“先生坐下讲!”满头白发的叶嘉莹笑着回应道:“我教书已经70年,70年我都是站着讲课。”
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捐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2018年,她将京津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19年,她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两次累计捐赠3568万元。
有人对此感到不解,叶嘉莹则用《论语》中的句子来回答:“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我一生中作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到祖国教书!”2009年南开大学90周年校庆典礼上,当叶嘉莹用她特有的清朗音色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已是掌声雷动,很多师生泪水湿了眼眶。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叶嘉莹至今还记得,当年顾随先生将她视为得意门生,并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不仅要继承自己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顾随先生的期许她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
几十年来,叶嘉莹在诗词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论诗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数十部诗词专著蕴含着她对诗词深沉的热爱与独到的见解。
早年的专著和论文为叶嘉莹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