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纸船和风筝》(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df

第23课《纸船和风筝》(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23纸船和风筝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7个字,会写“纸船、松

果”等7个词语。

学习目标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学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重难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

学情分析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默读,所以要让孩子们继续学习默读,通过默读思考问题,

寻找关键信息。同时也要注意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以感悟促进朗读。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纸船和风筝,和教师一起书空课题。

2.引发思考: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纸船和风筝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3.引导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全文没有标注拼音)

4.听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挑战阅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时,该怎么办?

预设:联系上下文、猜读、查字典、查识字表、问老师、问同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6.认读生字,交流方法。

(1)学生认读生字。

筝鼠折漂扎抓幸俩但愿哭取

(2)引导交流: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们是怎么知道正确读音并记住的呢?和同学

交流一下吧。

预设:根据字形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利用插图猜字,比如“筝、鼠”。

教师相机讲解“鼠”字:甲骨文的“鼠”字是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象形字:尖嘴、利齿、弓背,短腿,

长尾,身旁还有吃剩的食物残渣;“臼”表示爱嗑大门牙的头。两个竖提是捧着东西咬的前肢。斜钩表示

尾巴。四个点,就是吃剩下的食物残渣。

第二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比如“抓、枝”。

第三种,结合动作猜字,比如“折、扎、抓”这三个字都是提手旁,我们可以通过动作来区分它们。

教师相机讲解“取”: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往往把打败的一方的俘虏或者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来。取

的本义是“攻下、夺取”,慢慢引申为“拿”的意思。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只能帮你记住这个字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7.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用简笔画画出来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里?

借助简笔画理解“山顶”和“山脚”,找准他们家的位置,弄清小溪是联系松鼠和小熊家的纽带。

(2)继续默读,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引导:山顶山脚离得这么远,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出示:纸船和风筝让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预设:《纸船和风筝》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送给对方祝福与问候,他们都乐坏了。当它们

因为一点小事情吵架后,都非常难过,最后又和好了,它们高兴得哭了的故事。

学习任务二:品词析句,感受快乐

1.感受两人美好的举动:小熊和松鼠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1)默读2~6自然段。梳理课文内容。

人物做了什么写了什么心情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祝你快乐!”乐坏了

张纸条

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