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VIP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T10:49:52.178Z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月上作者:刘新华郝敬宾康明霞杨海峰司垒

[导读]针对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国内外重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情况及特点,研究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

法,包括:创新能力的形成规律、导师制团队的构建方法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刘新华郝敬宾康明霞杨海峰司垒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针对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国内外重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情况及特点,研究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

法,包括:创新能力的形成规律、导师制团队的构建方法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智能制造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产学研结合

Keywords:

引言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伴随着综合国力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也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

养在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迫切的社会需求与严峻的教育现状共同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美

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都提出各自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将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并投入大量人力物

力加强研究与实践[1]。而国内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各类研究、计划、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高等学校要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

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但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规律认识还不够,不能因材施教。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智能制造方向需要大量“机、电、液、软、控”等方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术

业有专攻”,很多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强,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经常捉襟见肘,导师制培养正成为有效途径。

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环境下,社会对高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年轻教师在博士、青年教师阶段十分重视理论方面的研

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没有太多的企业实践经验,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2.现状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缺乏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残酷现实。落

后的教育理念使学校通常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千篇一律,无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这导致本科生创新人才方面存在以下4个主要问题[2-3]:(1)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可操作性不强;(2)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缺乏连续性、针对性和灵活性;(3)创新实践平台资源匮乏、整体水平偏低;(4)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有序

性。这些问题和紧迫的教育现状再次警醒我们,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故鼎新已刻不容缓。尤其是智能制造类本科专业表现出的知识更新

速度快、动手能力要求高以及生源平均素质好的特点决定了该类专业必将成为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的先行者与试验田[4]。

而国外先进国家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美国将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制定灵活

的培养计划、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采用民主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德国秉承了洪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产

学研结合机制作为学生的创新动力机制;而日本确立“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之后,重建了多样化的教育理念,通过多样化与综合化的课程

设置、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及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机制来保障学生的创新[5]。这些国家的做法给我国新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很多

启发与借鉴。

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中国矿业大学也有部分学院已经推行了,但也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即导

师、学生不能开展有效的沟通,导师只是承担了“班主任”的角色[6]。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导师制团队的构建方法和管理机制。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3.目标

通过分析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的特点,制定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新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规律,完善“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形

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文档评论(0)

136****8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