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24.1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闲情偶寄》所谓之‚闲情‛,概而言之,即今人所云之戏剧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然李渔的《闲情
偶寄》,‚偶寄‛的岂止是如上‚闲情‛?
在中国古代,‚圣人‛的所论所为,被视为人们言行的极则,明代林文俊《瑞雪诗并序》即谓‚天生
圣人,为民立极‛。但李渔则异乎是,其《读史志愤》一诗,就明确地指出:‚圣贤不无过,至愚亦有慧。‛
李渔所说的‚圣贤‛,其实也是指‚圣人‛。在李渔看来,论人论事,不能完全依照‚圣人‛;贵为‚圣贤‛
‚圣人‛者,不可能把天下的道理都说尽,这也就决定了‚圣人‛不可尽法。李渔在《论唐太宗以弓矢、
建屋喻治道》一文中深刻地写道:‚殊不知天下之名理无穷,圣贤之论述有限,若定要从圣贤口中说过,
方是名理,须得生几千百个圣贤,将天下万事万物尽皆评论一过,使后世说话者如童蒙背书、梨园演剧,
一字不差,始无可议之人矣。然有是理乎哉?‛因此,在该文中,李渔对于那些不顾实际,而只知道‚依
傍圣贤,袭取现存文字,到处公认之短‛的庸儒,是心存不屑的。
作为此种思想的逻辑展开,李渔在《词曲部上》论及‚密针线‛时,便指出元曲如《琵琶记》针线多
有粗疏。李渔由是借题发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况其他乎?‛在《词曲部
下》论及‚少用方言‛时,李渔则对在元明时期地位尊崇的朱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原因是李渔通过在西
北的实地考察,深刻认识到朱熹注释《孟子》有关文字,因为不通晓北方方言,故存舛谬。李渔因此在文
中毫不客气地写道:‚朱文公南人也,彼乌知之?‛李渔用一个极为生动而典型的例子,令人信服地让世人
知晓‚圣人‛为何不可尽法。
与此相关,李渔对于前代留下来的名著,主要是指被通常所认为的‚经典‛也不迷信。他在《词曲部
上》论及‚审虚实‛时指出:‚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盖指《武成》而言也。经史且然,矧杂剧
乎?‛又在该卷论音律时写道:‚若谓前人尽不可议,前书尽不可毁,则杨朱、墨翟亦是前人,郑声未必无
底本,有之亦是前书,何以古圣贤放之辟之,不遗余力哉?‛李渔还批评元曲‚一味浅显而不知分别‛,指
出《西厢记》《琵琶记》等诸多元杂剧名著多有瑕疵,如此等等。同理,在《颐养部》中,李渔认为即使
是药学经典《本草纲目》之论药性,据其日常亲见,也有‚大谬不然‛的。是故李渔理直气壮诘地问此书
之论医理:‚岂得谓之全备乎?‛
《四书》是在中国古代社会被统治者认定的‚经典‛,李渔却不完全认同。正因为有此种胆识,李渔
才会在《风筝误》中借人物之口,抨击‚文周孔孟‛,甚至不无偏激地认为‚其诗书庸腐文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章板‛。李渔诚然没有要彻底否定‚圣人‛和‚经典‛的意思,但也没有盲从,更没有迷信;他只是认为,
凡学问道理必须符合事实,不能如空中楼阁不可依傍,这与他对明代‚空疏‛学风的认识与思考有关,
因而将矛头指向了当时文人所依凭的‚圣人‛和‚经典‛之上。这既反映了他对明代人文风气的深入体
察,又体现出他疑偏补弊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李渔有其独特的人学思想。他在《种植部》中写道:‚予谈草木,辄以人喻。岂好为是哓哓者哉!
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观感一理,备人观者,即备人感。天之生此,岂仅供耳目之玩,性情之适而已哉?‛
‚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这无疑是强调天地间万物以人为贵,体现李渔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与当时
有识之士一样,李渔强调‚王道本乎人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值得指出的,李
渔以人喻草木,每每通过言说草木之有霜操,不畏权势,迎风而立,首重品节,旨在推崇具有独立精神
的君子人格。这在当时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盛行‚侍奉主子的文化‛、人普遍不成为人的时代,无疑具有非
同寻常的思想启蒙意义。俄罗斯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华克生在(李渔的伦理哲学观》一文中深刻地指出:
‚李渔的学说,可以真正称得上独特的‘人的学说’。‛
例如,按《种植部》李渔所论,‚牡丹‛有‚肮脏不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