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独立、自由思考,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轼有一首诗《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样一座山峰为什么看到的是不同的样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结果往往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很多事物的答案并不止一个。

其实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对任何事物的观察,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创造性思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

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常义、胡晓丁译,原题为《事物的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改动。许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知识学得比

较死,不善于活用。另外,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都是天才的事,与自己无关,不相信自己能

有所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些情况来写的。“谈”指谈论,“创造性

思维”指创造新形象或新事物的思维形式。题目交代了文章的论题,点明了章的写作内容,引起读者对创造

性思维的关注。

三、预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汲取()压榨()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

答案:jízhàdìzīqiè

1

2.解释下列词语

⑴汲取:

⑵根深蒂固:

⑶行之有效:

⑷孜孜不倦:

⑸持之以恒:

⑹不言而喻:

⑺轻而易举:

⑻锲而不舍:

答案:⑴吸取。⑵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⑶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

⑷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⑸拿出恒心来加以坚持,即有恒心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⑺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⑻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

持不懈。锲,刻。

3.速读课文,给每个段略前加序号,看看本文论述了哪几个问题?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共论述了四个问题

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3)

⑵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4-8)

⑶是否人人都有创造力(9-12)

⑷怎样成为有创造性的人(13)

三、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浏览1—3段,思考:这三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作者的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跳读4—12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⑴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⑵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⑶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文档评论(0)

139****8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