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点规范练32 法律与教化.doc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点规范练32 法律与教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3页共NUMPAGES5页

考点规范练32法律与教化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记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惟时求民主”,人主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A.已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

B.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

C.天命权威转为君主专制

D.儒家希望假借天命制约统治者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人主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可知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故选B项;题干材料“保享于民”强调的是民本而不是民主,排除A项;君主专制是秦朝以后确立的,不是先秦时期,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民本而不是天命,排除D项。

2.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六经”收录大量法律文献

B.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D.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可知儒家思想被引入司法审判,这说明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故选B项;“六经”是儒家经典,并未收录法律文献,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而非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司法审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未涉及人文色彩,排除D项。

3.《唐律疏议》之“十恶”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并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这()

A.体现法律的教化功能

B.说明儒法思想的融合

C.反映社会秩序的规范

D.导致轻罪重罚的结果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对每一种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解释,有的甚至还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的做法,体现了法律的教化功能,故选A项;“十恶”体现了儒法融合,但儒法融合与材料中“对犯罪行为的对象、方式、具体情形等进行了列举”不符,排除B项;法律是社会秩序的规范,不仅仅是“十恶”,排除C项;“十种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不是轻罪,排除D项。

4.宋朝,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和进行道德教化,并建有相关的赏罚。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地方官吏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1670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这表明 ()

A.乡约制度由民间组织制定

B.乡约的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和道德教化

C.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D.乡约的演变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乡约制度从宋朝到明清时期的演变,形式上由民间自发到官方参与,内容上由“扬善惩恶”“道德教化”到官方的“圣谕”,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其目的都是稳定社会、加强对人们的教化与控制,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5.公元2世纪,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律原理》中提道:“法律的精义在于条文的精神而并非在于其文字;法官对提到他面前的事件要抱合理的怀疑态度。”这表明罗马法()

A.蕴含了现代法治的某些理念

B.十分重视法律条文的更新

C.特别强调法律证据的重要性

D.增加了公平实用的新特点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马法提倡法律至上与重视证据的原则,这也是现代法治的理念,故选A项;根据题干材料“在于条文的精神而并非在于其文字”可知,其并不是强调法律条文的重要性,“更新”一词更无从体现,排除B项;C项只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一部分,不能完整概括题干材料信息,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在此之前罗马法的内容,无法表明“增加了公平实用的新特点”,且“公平实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6.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严重伤害的保留同态复仇惩罚,对较轻伤害的处以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执政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罗马()

A.法律体系的形成 B.社会文明的进步

C.人文主义的出现 D.阶级矛盾的缓和

答案:B

解析:从《十二铜表法》保留同态复仇到查士丁尼执政时期取消落后野蛮的同态复仇,体现了罗马社会文明的进步,B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和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律,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阶级矛盾的缓和,排除D项。

7.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