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山水风情散文
山水风情散文有那些?请看下面:
山水风情散文一、老街尘芥
近些年,每到秋天,都会去一次唐家观。
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因为很久以前,在那个古镇的青石板巷子里走过一遭。
其时秋阳融融,一枝月季斜斜伸向巷中,颤悠悠地,笑意盈盈迎着我。
从此,古镇,秋阳,石板街,月季花,就被记住了。
到了秋日,看着窗外花盆里的月季久等不开,性子就耐不住,就想,不如趁着秋日暖和,
去一趟唐家观吧。
这一次,走进小镇,最先看到的,不是月季,是那些紫蓝色的小花。
它们长在小水沟里,花儿象米粒一样细碎,填满了整条水沟。
镇上的人对她视而不见,没人能叫出她的名字。
私下里,我就叫她唐家观小花。
去年我来的时候,水沟旁那户人家的木格窗下,挂晒的是一溜萝卜叶子,今年,那里换成
了刚割回来的黄豆秆。
豆荚还在秆上,要等干得差不多要爆裂了,才放到晒垫上去捶打。
镇里许多人家都种了黄豆,石板街道两旁,也摊晒了一些。
秋天的阳光倾洒下来,石板晒暖了,泛着青亮的光,荚壳里的豆子感受到外面的温度,一
些性急的,就挣开荚壳蹦出来,滚到了石板缝里。
突然听到,有人远远地在喊:到屋里来呷茶啊!寻着声音望过去,是一个老婆婆,手里握着
扫帚,依在自家的堂屋门口朝我们打招呼。
门前的禾场上,晒着山上拣回来的油茶籽。
我有些诧异。
近了,婆婆又问:上街去了吧?街上好耍吗?果然,是认错人了。
我们就汤下面,果真进了厨房,自己动手拿碗倒茶。
我又掏出相机,要给她拍几张照片。
婆婆马上应允,爽快地说:我都九十四岁了,是要好些照张相的。
看我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的玉镯,干脆就露出来给我们看,告诉我们,这是她十五岁嫁到唐
家观时带过来的嫁妆。
算起来,这个玉镯已经跟了她几十年,真的是个老物件了。
不由得让人感慨,在与时光的厮磨中,两种载体上,留下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印记,一个皱
纹满脸筋瘦皮枯,一个温润细腻光亮晶莹。
继续往巷子深处走。
这户人家的阶基,是石头垒叠起来的,一道石头墙,差不多有一人高。
从这堵墙上,可以看出这户人家是怎样将平常日子过得精巧别致的。
如果你跟在我身后,就会听到我在喊:快点!这里有韭菜墙!紧接着你也会惊讶,墙上的石
头缝里,哪怕只有窄窄的一线黑土,上面也长了鲜嫩的青韭。
去年,这家的女主人站在墙边割韭菜,正好被我看到,我轻叹一声奔过去,张开的嘴半天
都没有合拢。
我惊异地看到我的老熟人,换了一个别致的住地,竟然还长得如此蓬勃自在。
闲聊中我们得知,这种创意来自于女主人。
听到我们的赞赏,丰韵的女主人显得既骄傲又满足。
今天我没有看到她,只有那些韭菜,仍然碧青地生长在石头缝里。
在韭菜墙边站了一会,转身,又看到了对面一家的男主人,他坐在一截树根上,端着一只
蓝花瓷碗,一口一口地,安静地吃着碗里的食物,他的身旁,堆着小山一样的柴垛。
叽叽乱叫的小鸡,拥在他的脚边,一忽儿奔开,一忽儿聚拢。
门口那担黄豆秆儿告诉我,他刚从地里回来。
洗了手,揭开灶堂的热锅,端起这一碗饭菜,心里也是满足的吧。
这样的一个秋日,不过是他生活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日子,他的目光,未必能看得很远,他
的心绪,未必会随季节沉浮,但是他的胸腔里,应该是蕴藏着一团小小的火苗的。
我从敞开的木板门望进去,看到几双花布棉拖鞋,还有擦得锃亮的木地板,厚重,结实,
走在上面从来不会踩空一步。
我虽然没有看到一个与记忆吻合的大火坑,但是,那小山似的柴垛,足以将我的记忆点燃。
红薯包谷蔸根火,何尝不是平俗人世的一种佳境?火坑传递的暖意,一直聚集在古镇的屋
檐下,从来就没有消散。
山水风情散文二、古镇遗痕
十家店的招牌,悬挂在两座木屋之间。
到了此处,就会依稀听到纷踏而至的脚步声,悠长婉转的叫卖声。
我告诫自己,要宁神静气,稳住自己,别心急火燎地一脚踏进去,那样,说不定就会被一
声悠长的吆喝牵住心魄,被千人拱手,万盏明灯的景象搞得猝不及防。
是的,那是唐家观曾经有过的热闹纷繁,算起来,距今已有多少年了呢?古镇开商建埠于北
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经万商云集,人声鼎沸,商铺鳞次栉比,码头搬运繁忙,商
客络绎不绝,是一个热闹繁荣的商品集散地。
那块竖挂的红色木牌上,可以自豪地书上流金溢彩十家店,可见并不是徒有虚名。
鄢家码头旁,木屋的侧墙竟有两层,外层由一根根臂膀粗的圆木嵌成,里层还装有紧致的
木板。
既然装了木板壁,为什么还要加装一层圆木墙呢?我思忖着,目光沿码头延伸至江面,我的
脑海里,出现了昔日搬
文档评论(0)